老红军忆爬雪山:一拨趾头就掉 不疼也不流血(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05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王老重走长征路的第一站选在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辖的泸定县,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到达泸定县,我们稍作休息就走上了铁索桥,那天的江水特别湍急,站在桥面往下看就直头晕。但母亲非常兴奋,站在铁索桥上不用人搀扶走了一个来回。站在泸定桥上,母亲把我们招呼过去,对我们说,‘长征中我走的不是这条路,但你们父亲是从这条铁索桥上过去的,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我这次带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让你们感受父亲他们当年的不容易’”。当时王老的三个儿子谢烈、谢云、谢亚旭陪在她身边,一起重走长征路,“像这样的话,母亲一路上说过多次,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父亲当年住过的房前,母亲也说过,并且要求我们做儿女的,要带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看看他们的爷爷,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历史。” “弹指一挥七十年,血染山河马列坚。立新革旧非常业,星火燎原乾坤传。七十年后又进川,心潮难平语万千。”这是王老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的诗。几十年来,她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红军的灰军装、八角帽,最喜欢写的字是“红军万岁”,她还曾写道,“70年前,我和我的战友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战火硝烟中,无数英勇先烈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最后成就了伟大的胜利。从红军长征到今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地奋斗着。”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最怕没事干 王定国是在长征路上“邂逅”比自己大29岁的谢觉哉,后来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再度与谢老相遇,并结为革命家庭,自此一直与谢老相伴。 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与世长辞。王定国为失去良师、战友、丈夫而痛不欲生。1978年,按照胡耀邦“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将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的要求,王定国开始清理谢老留下的手稿、日记。她在谢老走后的6年里,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评传》《谢觉哉文集》等多部历史文献,把谢觉哉一生心血的结晶奉献给党和国家。 整理出版了谢觉哉日记、文章、诗歌后,王定国把所有儿女都召集回来并当众宣布:“多年来,我一直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了。”在王老心目中,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这个“小家”,而是国家这个“大家”。之后的岁月,她为国家的事业四处奔走忙碌。 1984年以来,她参与筹备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并担任副会长,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她倡导成立中国长城学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有关电视台拍摄了38集的《万里长城》专题电视片,并畅销海外,让世界对中国的长城充满向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揭秘: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之谜
- 下一篇:多尔衮入关下达留发不留头令:江阴人被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