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发展与趋势(2019)》出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17 中华文史网 newdu 参加讨论
清史研究发展与趋势(2019)》 内容简介:为集中反映近一年来清史研究成果,引导清史研究健康发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清史研究范式和学术话语,我们遴选了部分清史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予以结集出版。收入文集的文章涉及清史研究相关理论和学术话语、具体历史事件的考察,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召开的代表性学术会议的新闻报道。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话题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领域比较多,在筛选文章时,我们并未严格以清代为限,而是将对清史研究有启迪意义的部分成果也收录进来,供学界参考。 周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副编审。 出版时间 2019年9月 本书目录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代序)高翔 关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的几个问题 瞿林东 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 周群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清史研究 赫治清 等 明清易代后的国家治理指导思想 清前中期的大国治理能力刍议 大国优势与清前中期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清前中期大国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中的清史研究40年 李治亭 以旧充新、罔顾事实 ——“新清史”若干观点辨析 杨益茂 理藩院体制是清朝藩部管理的重心吗 ——谈新清史“满洲殖民主义论”的史实错误 刘文鹏 跳出“汉化”与“胡化”之争 陈宝良 中国学者研究中的“内亚”概念及其问题反思 祁美琴 陈骏 “后伯希和时代”中西方内亚史学严谨性的丧失:《重释内亚史》补笔 钟焓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刘文明 近四十年来美国中国学理论、范式与方法对国内史学研究的影响 杨华 如何书写全球史学史 董欣洁 互动视角下东亚文明史的空间结构 ——兼论中国的历史空间 魏孝稷 国家转型:明代还是清代? ——有关明清国家性质的新理论与新研究 鱼宏亮 陈廷敬与清初社会秩序重建 朱昌荣 礼仪与政治:清朝礼部与理藩院对非汉族群的文化治理 张永江 试论藏传佛教的王朝化与国家认同 ——以清朝敕建藏传佛寺为中心的考察 祁美琴 安子昂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安介生 周妮 青浦教案及鸦片战争后条约体系的突破 王海岑 中国古代专制说的前奏 ——1899年前君主国定位的形成与演变 邓华莹 清末民初“国家构建”问题再阐释 刘文鹏 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当代价值 马大正 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中国学人的历史担当 马大正 新世纪中国边疆学的构建路径与展望 ——兼论中国边疆理论的三个来源 吕文利 理解结构:清代形成的嵌入式互动格局 吕文利 1808年西沙测绘的中国元素暨对比尔·海顿的回应 丁雁南 明清时期陆上西部丝绸之路再审视 吴四伍 明清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网络 ——重视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鱼宏亮 ·附录学术会议报道· “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我校召开2018年清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清代西北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暨“新疆流人史与流人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举行 学者聚焦“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第七届全球史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后记 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代序) 高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发来贺信,对如何推动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为历史研究服务现实提出了殷切期望,赋予了神圣的时代使命。 “述往事,思来者”,明道求真、以史经世是中国史学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研究发现新的学术增长点、推动学术创新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历史研究从来不是冰冷的学术过程,而是充满情怀、抱负、灵感的科学探索。新时代中国史学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自觉地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去中流击水,去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努力展现当代中国历史学独特的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 近些年来,史学研究领域存在着碎片化、表面化、片面化现象,这不应该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高层次的史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长时段问题、全局性问题、本质性问题展开,重视规律总结、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必须立足中国的土地,说中国话,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研究范式,推出体现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风格的鸿篇巨制。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照抄照搬、拾人牙慧是没有出息的做法。只有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用中国的话语阐释人类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国际主流学术展开对话和交流。 在学术活动中,尊严来自实力,地位取决于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切理解时代需求,正视自身在水平、能力上的差距,发奋努力,有所作为。 世界史学思潮风起云涌,诸家之说,“各执一端,崇其所善”。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成果评价方式,集中全国精锐力量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围绕关系全局的重大学术前沿问题开展攻关,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史学对话交流,清晰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的声音;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营造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氛围。 推动新时代我国历史研究繁荣发展,让中国史学走向更加辉煌未来,我国史学研究者生逢其时、躬逢其盛,定当奋发有为,用优秀的学术成果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 (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