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12 《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 徐丽曼 参加讨论
二、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着力点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可感知与不可感知的,均可成为文化的内容。中华文化认同培育要以共同的历史文化为依托,也要密切联系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培育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的理想信念这几个着力点。 (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思想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血脉之源,它以深厚的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价值认识、共有记忆、语言文字、审美表达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不被“他者化”的坚实根基。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中,培育中华文化认同,首先就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汉族文化、中原文化,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不同形态、特质各异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唤醒每个同胞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记忆,在文化寻根中建立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被共同尊崇的精神信仰,对民族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导引作用。文化的多元多样决定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内容多元、层次多维的有机体,“尽管中华民族精神的其他要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同的精神风貌,但是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这一价值取向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及对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情感。这种精神可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国忧民,也可以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报国风范、“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崇高气节。总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以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为指引,共同开疆拓土、抵御外敌,共同创造文明、发展进步,共同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体现这些元素的内容,以此来增进文化自信的底气,是培育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透过文化内容本身传承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所谓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中华文化中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保存下来的,必然是曾经被大多数人认同和产生情感共鸣的,必然是主张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共同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保存着自身最有价值的精髓,属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整体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理解的基础。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与现代文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起有机的接续关系,建立具有传承性的中华文化内容、逻辑、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更清晰地面向现实与未来,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重大命题,它关乎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知、情感生发与价值导引,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割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认同,特别是对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放眼世界,不同文明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有差异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阶级性”和“普世性”是统一不起来的,不可能有超越并凌驾于一切阶级之上的价值观,也不会有某个阶级的“普世价值”。既然价值观没有“普世性”,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碰撞就一定会存在,多元的价值走向弱化甚至颠覆人们原有的意义感与归属感,动摇人们对国家、民族集体认同的共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之间在价值观层面要求同存异、彼此包容。而为了避免民族认同的危机与凝聚力的松散,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把握价值观认同这个核心,以更好地强化与提升“民族—国家”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最简练的语言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做出深刻解答,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追求及基本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质的规定性,为引领和整合多元文化所蕴含的“同一性”提供了价值引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克服当代文化认同危机的关键所在。它将文化认同准确地限定于中华民族范畴,有利于聚合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影响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可程度和社会稳定状况。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手段。 (三)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方向指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一盘散沙,失去精神追求和向上动力。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人心汇拢的黏合剂,在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和坚定人们对整体文化的认同。 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强化中华文化认同,要从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总特征出发,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一体”。在这个“一体”之中,最能反映全体人民价值诉求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将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符合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 党的十九大明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使“中国梦”的宏伟愿景进一步转化为有步骤的目标,转化为人们更现实可期的景象,巩固了人们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因此,着力强化共同理想信念的培育,有利于引导各民族人民在追求和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五个认同”。 三、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培育路径 中华文化五千多年连绵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进入文明交流日益深入广泛的新时代,我们一定不能丢掉文化主体性,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要在文明交流中积极发声,传承好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 (一) 强化中华文化教育,奠定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基础 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共有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深刻理解,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就要构建完整的中华文化教育体系。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强化中华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一是强调语言是文化的形式,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是系统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要切实全面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让民众尤其是学生、教师有更强的能力学习好、传播好中华文化;二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校语文教材统一采用教育部编写的新版本,小学、初中古诗文占比大量增加,出处涵盖从 《诗经》到清代诗文等各时代优秀作品,体裁包括民歌、律诗、词曲、古文等,这是提升年轻一代传统文化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高等学校也要开设相关必修、选修课程,哲学社会类课程要进行传统文化内容扩展,以保证中华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全覆盖。三是要着力营造积极学习中华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利用传统节日讲好中华故事,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走进城市、走进乡村,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要支持旅游市场着力打造和开发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线路,宣传与教育部门可以共同开展“传家风、讲家史、记家训”“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多措并举,使人们在学习中了解、生活中体验、工作中践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体味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 合理分配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夯实中华文化认同的利益基础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立自身文化认同的基础。“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主体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之上的观念意识形态,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各民族成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需要的追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就要关注人们共同关注的利益问题,致力于使各地区、各民族的利益得到更广泛、全面、均衡的维护,奠定文化认同的利益基础。一是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社会阶层间可以更加自由流动的社会环境,避免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避免阶层固化,滋生社会矛盾。二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人民普遍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补齐短板、促进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在国家发展进步中都有实在的获得感。三是必须完成脱贫攻坚这一艰巨任务,并严防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状态的人群脱贫过程中再返贫。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分好“蛋糕”、改善民生,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就会不断得以提升,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避免因利益分化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人心离散、共识难成。 (三) 加大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开发力度,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是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大潮中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关注几个问题:一要加强中华文化体系性研究。首先要界定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文化的渊源、内容、本质等要素。既要防止将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割裂,避免使传统文化失去延续、当代文化找不到根基的错误倾向,也要避免将中华文化等同于汉文化、忽视少数民族文化的错误倾向,把握好“一体多元”的关系,特别要深入挖掘优秀的、共性的文化元素,提升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整体认同。二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往往是中华文化的独有记忆,要确保这些文化精粹不失传;要注重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挥作用。三要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着力打造富含文化气息的精品节目,凝聚大众视线,吸引年轻观众。近年央视推出的“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等,不仅以更多元、更现代的方式传播了中华文化,还实现了观众口碑与社会影响的双赢,对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四要支持中华文化产业化发展路线。一个民族越能输出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其民族文化的认同率越高,文化软实力越强。文化产业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和动力,助推文化产业化 发展、让大量文创产品走进公众视野,这是中华文化适应时代要求、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引领文化市场发展潮流,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要鼓励制作 《战狼》《红海行动》《流浪地球》 这样倡导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文艺作品,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文化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文化认同。 (四) 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只有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对外辐射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活力。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是培育本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的重要渠道。一是借助各种国际会议、重大场合、重要合作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创造宣传中华文化的机会,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等多个重要场合,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与表达方式生动讲述中国故事,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论述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面向世界,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讲得清楚透彻;通过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国际盛会,将中华文化的深沉底蕴与现代发展呈现给世界,极大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自信。二是积极搭建各种平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近年来在海外频频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日”“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季”“中国文化年”,以及颇具影响力的“孔子学院”、各种对外文化援助项目,大量被中国文化吸引来的留学生、民间持续升温的“中国文化热”等,这些平台与契机大大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走出去”使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各国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与理解中华文化,为文明对话、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提供精神动力;“走出去”也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内心深处的热爱,更深层次地触动文化自觉,筑牢文化认同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