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和共同繁荣的桥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


    内容提要: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我国56个民族和13亿多国民都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由于历史上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在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现存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全面参与祖国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从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就业技能,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必不可缺的桥梁。大学生是未来一代的国家精英,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就业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的重要专题,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关 键 词: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大学生就业
    作者简介:马戎,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871 马戎(1950- ),男(回族),上海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人口迁移、城市化、民族关系、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各领域发展速度加快,但是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同步拉大,在参与祖国现代化发展的能力方面,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如藏族、维***等与汉族之间的差距也在显著拉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16岁以上就业人口中,汉族从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的比例是7%,明显高于维***的4.24%和藏族的5.09%。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2000-2010年间,当汉族从事这一职业的比例从5.80%增加到7%,同期维***却从5.36%下降到了4.24%。[1]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我国的民族问题研究者需要对各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步伐和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给予特殊关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共同奋斗目标,而接受高质量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则是我国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
    一、少数民族学生中的“民考民”和“民考汉”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几个主要边疆地区(五省藏区、***、内蒙古、吉林延边等)建立起了一套与普通学校平行的民族中小学教育系统。长期以来,民族小学、民族中学使用当地民族的母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讲授各门课程(包括母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自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科使用母语文教材,同时开设一门汉语文课,不同地区根据本地情况在初中或高中开设一门外语课(以英语为主)。当地的普通中小学则使用汉语普通话和汉文教材来开设所有课程,同时根据本地情况在相应年级开设一门外语课。上述地方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学校入学,参加高考时使用民族语文的各科试卷,被称为“民(族学生)考民(使用母语文试卷)”。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学校入学,被称为“民(族学生)考汉(使用汉文试卷)”。尽管试卷考题的内容完全一样,但是由于中小学的母语文和汉文各科(数理化等)教材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质量的差异,以及部分任课教师教学经验方面的差异,“民考民”和“民考汉”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显著。
    为了保证“民考民”的学生有一定的录取率,各省(***)对这些考生分别采取了加分或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以2018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例,“民语言”考生的文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为418分(数学单科录取线为31分),“汉语言”为500分,差距为82分,“民考汉”为421分;“民语言”考生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为327分(数学单科录取线为35分),“汉语言”为467分,差距为140分,“民考汉”是398分(见表1)。由此可见,“民考汉”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民考民”的学生。因此,在研究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时,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民考民”的学生。
    进入21世纪后,尽管***和西藏开始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并用于讲授专业数理化等各门课程,但是南疆和藏区民族中小学的汉语师资队伍、课程讲授质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的质的提高,所以这些“双语班”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高考竞争力仍然不容乐观。从表1中也可看出,***“双语班”理科一本的录取分数线(376)虽然高于“民考民”(327),但是仍然低于“民考汉”的录取分数线(398)。“双语班”文科一本的录取分数线(384)也低于“民考汉”的录取分数线(421)。
    
    根据***吾***教育厅的统计数字,2000年在普通学校(汉语授课)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小学4.2%,初中4.8%,高中9.5%。[2]由于近几年来***吾***在中小学大力推行双语教育,这一比例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2017年***少数民族小学在校生中,“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已占到97.85%,“民考民”学生只占2.15%;在少数民族初中在校生中,“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占87.66%,“民考民”学生占12.34%。大量维***学生在民族小学读书后,直接进入“双语班”或普通中学学习,学习质量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尽管如此,由于“民考民”学生在维***、藏族、哈萨克族中学生中仍占一定比例,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与就业前景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二、“民考民”学生高考在学校和专业申报时面临的限制
    由于在民族学校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语言是母语,他们是通过母语文教材和课程掌握数理化生等现代科技专业知识的,这就限制了“民考民”的学生报考大学和具体专业时可选择学校的地理范围。他们通常只能报考本***中可继续用母语学习的大学(如***大学、西藏大学等)的相关专业;即使他们报考内地大学,有可能被录取的学习专业多集中在本民族语言文学和历史(如蒙古语言与文学、蒙古历史)。2012年西藏“内地班”考生升入大学的学科结构为:管理学(21.2%)、法学(14.3%)、文学(10.8%)、经济学(10%)、教育学(1.3%)、历史学(1.3%)、哲学(0.3%),属于文科的专业占录取总数的59.2%。[3]由于各主要少数民族(如维***、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大学生在内地学习的具体学校、专业分布的结构及历史演变与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地点和职业选择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开展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维***、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数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专业结构。如果把全中国近期某年度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整体专业结构(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等)所占比例作为参照系,那么就可以对维***、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者的专业结构与中国各民族的整体结构进行比较,看一看是否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是否存在着具体的专业差异。
    我国民族聚居地方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数从小在民族学校学习,通过母语文教材学习数理化生专业知识,他们在进入大学后有相当大的比例集中在文科特别是人文学科专业(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民族学、哲学等),在社会科学专业(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人数较少,在理工科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建筑、信息技术等)的人数则更少。我国大学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每年各专业的就业需求来确定和调整的。如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与全国大学生整体的专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则预示其在毕业后的就业市场上必然会面临与岗位需求之间无法衔接的情况——即少数民族毕业生对市场需要的一些专业岗位供给不足,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因专业不对口而找不到就业岗位。许多在本专业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最后的就业出路是报考国家统招的公务员,即使他们能够成功地进入公务员队伍,但其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却难以得到真正应用发挥。
    如果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生与国家人才市场所需专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就会导致许多毕业生不能顺利地找到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不能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出来。而当他们放弃所学专业进入不对口的工作岗位后,又必须重新开展专业学习以适应工作环境。与已经具有本专业较好基础的其他毕业生相比,他们的工作调适难度更大,未来发展的空间会受到限制,很难进入该专业领域的前沿。这种就业状况对我国少数民族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学术创新的程度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从长远看,这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