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野史秘闻 > 野史趣闻 >

满清的剃发令有多残忍?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很久以前,中国的男人也是有辫子的。那是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统治的时候。1645年,南明弘光朝廷覆亡,清廷多尔衮以为可高枕无忧,转而以征服者姿态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向全国颁布剃发易衣冠令,一时间,清兵四出,游行于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以前中国也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有的入乡随俗,一切都以汉民族的习俗为主,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也有的是各过各的,不做强制性要求,比如蒙古贵族统治时期的元朝。但是满清入关后,为了彻底让汉人放弃反抗,要求一律按满人的穿衣打扮来。于是就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规定。
    
    不过清廷的策略有些残忍和血腥,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形是“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上示众。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就这样男子剃发蓄辫,被加以征服与被征服的含义,成为满族贵族统治中国的重要标志。
    
    岁月流转,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当时军政府贴出来的第一张告示就是“剪辫启示”——“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当时城市内外都设有“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或剃光头者,一律免费。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剪辫子其实早就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就已经蔚然成风了。当时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及暂居海外的华人,主要是流亡的革命派、维新派及留学生,前者为与当地社会同风同俗,后者又加有明显的反清色彩。比如革命领袖孙中山,和留学日本的鲁迅,他们早就把辫子剪掉了。
    
    1903年以后,学生剪辫不乏其人,遇有科举考试,则戴上假发辫。剪辫留学生从外洋回乡,行游市中,人们不但见多不怪,且赞之曰“时尚”。学堂学生剪辫,学堂监督如此表态:辫发有无,虽属无关轻重,然此事尚未奉有明文,故已饬令诸生暂缓办理。
    
    除了民族感情,其实剪辫子也是出于讲卫生的考虑。男人留长辫子,不仅极不卫生,也给体育和军事训练带来很大麻烦。这都跟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所以辫子不能不剪。并且,当时的中国与国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接触当中,辫子就成了一个累赘,甚至是一个耻辱,负面影响很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