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与现实题材的构建——评陈秀民报告文学《温暖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4/11/10 03:11:42 中国民族报(2020年1月17日 素心 参加讨论
2019年,报告文学《温暖记忆》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饱含着作者陈秀民心血与热忱的作品,也承载着广大林西人民的期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2018年8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宣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林西县是如何做到的呢?陈秀民经过大量采访,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用事实说话,对林西县脱贫攻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描述。陈秀民深入林西县精准扶贫一线,前后用时3个月,先后采访9个乡镇、十几个机关、100多个村,与驻村干部和贫困户近距离交谈,全面了解林西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和群众摆脱贫困的不懈努力,写出了纪实报告文学《温暖记忆》。全书共27万字,重点讲述林西县以产业带动脱贫的扶贫模式,以及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 非虚构写作,一种内容基于现实和事实的文学分支,陈秀民的《温暖记忆》即是采用这种非虚构写作的形式。该报告文学共24章,从“大幕开启”到“灿烂千阳”,都是作家经过深入采访,对典型事例进行剖析后写出的温暖文字。 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说:“非虚构写作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因为它不能编故事。看起来这比虚构写作缺少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创造性,但它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 林西县是如何脱贫的?如何让文章既有骨架又有血肉,考验的是作家的功底。《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在《温暖记忆》序言中写道:“好的叙述文字应该干净、准确、有温度三位一体。”陈秀民的文字书写恰恰在这几点上着力。“进入九月,林西基本告别了燥热天气,秋天来得悄然,走得迅速,来不及道别,天气明显微凉了。在乡间路上行使的多是重载卡车,车上装载的水果、蔬菜把这个秋天渲染得一派忙碌。”这是第五章“保驾护航”中的开篇文字。这样一段干净、优美的描写,把人们带入了全新的林西。 陈秀民的报告文学有别于传统,他用笔墨很好地诠释了“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把人写好了,一个故事就活了。写故事的实质在于写人,人才是生命的主体,如何用有温度的文字唤醒世人的共鸣,是检验一个作家创作水平的试金石。陈秀民基于非虚构写作,呈现了林西脱贫攻坚的现实,一个彻底脱去贫困帽子不同于以往的新林西。作家从多角度入手,现实的情景重现更具有说服力与魅力。 书中章节《一个人改变一个村》写的是林西县十二吐乡西山根村的支书刘占林的故事。这位说话幽默感十足、在群众中威信极高的基层干部,在最基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平庸者与成功者之间的差距不在别处,就在于心动与行动的统一。”陈秀民在这篇报告文学中,为我们还原了一位亲民爱民、聪明幽默、坚韧而又真实,有想法、有行动力的村支书,讲述了刘占林带领西山根村走过风风雨雨40年,从贫到富、从弱势小村到致富榜样的励志故事。 非虚构作品与虚构作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追求。当下,基于现实、弘扬主旋律,聚焦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题材是文学创作的主流,《温暖记忆》为我们带来了非虚构文学美的直观体验和享受的同时,也为广大作者提供了现实题材构建的范例,值得大家学习和研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