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蒙古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3:11:5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达力扎布 参加讨论
5.蒙古法制史研究 蒙古法制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出版发表了大量论著,其研究内容涉及蒙古法律文献整理、校注、翻译,断代法律制度研究,专题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各个领域。 综合性研究方面有:那仁朝格图《13-19世纪蒙古法制沿革史研究》对13-19世纪蒙古法制沿革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分析,梳理了其发展脉络。杨强《清代蒙古法制变迁研究》通过考察清代蒙古族行政组织制度、土地制度、亲属法、刑事法律、司法制度、宗教法制等,论述了清代蒙古族各种法律制度的变迁。 《大扎撒》是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近十年研究论文较多。研究者从现代部门法角度研究其刑法和行政法内容,其中论述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的论文较多,亦涉及法律思想研究。对明代《阿勒坦汗法典》亦有一篇论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评价。 对《1640年蒙古-卫拉特大法典》的研究成果很多,策·巴图《〈蒙古-卫拉特大法典〉文献学研究》一书,从研究词语的角度对该法典进行了文献学的研究,并直接将其从托忒文译为汉文。发表的大量论文中学位论文居多数,研究了该法典反映的卫拉特社会等级状况、17世纪蒙古诉讼制度、佛教对其影响等。对《1640年蒙古-卫拉特大法典》的文本亦有讨论,认为其文本不是单部法典,而是与《准噶尔部法典》的合抄本,对法典中有误解和难解的“强制人为僧”条、“伯德尔格”等词语进行了考释。有多篇硕士学位论文从现代部门法角度剖析其刑法、民法内容,还有的从法哲学等角度进行分类和追溯其法源。有关土尔扈特部《敦啰布喇什法典》制订的历史背景、动机和内容亦有论文进一步探讨。 《喀尔喀法规》研究方面,达力扎布《<喀尔喀法规>汉译及研究》一书将该法规首次从蒙古文直接译为汉文,并对该法规的制定过程、历史背景、适用范围、实效性、体例结构和基本内容、古蒙古法律术语作了详细的研究。 才仁巴力、青格力整理出版了《青海卫拉特联盟法典》,并对该《法典》制定的历史背景、颁布年代、颁布者、史料来源、主要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有论述。法典出版后,有学者对整理者所称顾实汗子达赖台吉等主持编写法典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该法典应为对顾实汗所编法典的修订,不是新法典。对于法典的文字特征、内容亦有学者撰文分析解读。 清朝统治者保留蒙古法律传统形式,制订了《蒙古律》,将其不同时期的文本《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法律文献作为蒙古地区行政、断案的依据,定期修订和颁布。近十年来,有关清朝对蒙古立法、法律适用和对《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等法律文献的整理、翻译及研究,成果颇多,对清朝入关前后的蒙古立法、法律文献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述。对《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的修订和版本研究,纠正了原来的一些谬误,指出《理藩院则例》的“刑例”是现行法律,具有实效性。对清代蒙古律刑法的变迁,如发遣刑引入蒙古律,司法审判中援引《大清律》条例,将中原法律中体现儒家伦理的刑罚审判和执行制度引入蒙古律,蒙古法律中引入《大清律》内容,蒙古法律与内地法律之间出现的一体化趋势,蒙古法律曾适用于其他民族的情况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进展。 6.蒙古宗教研究 蒙古佛教史是一个热点,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本土化、蒙古著名活佛、活佛的库伦和喇嘛旗、各地寺庙及其管理、蒙古地区寺院经济、清代喇嘛洞礼制度和蒙译《甘珠尔》《丹珠尔》经等方面都有研究,发表了几部著作和大量论文。胡日查《清代内蒙古地区寺院经济研究》《清代蒙古寺庙管理体制研究》,胡日查、乔吉、乌云著《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三部著作系统地研究了藏传佛教的传入、清朝寺庙管理、寺院经济,推进了相关研究。近年对清朝官方修建的多伦诺尔汇宗寺、善因寺和雍和宫等寺庙,以及内外扎萨克各旗派喇嘛到这些寺庙念经、学经方面开始予以关注,发表论文和学位论文数篇,弥补了民国时期对蒙古佛教立法和宗教改革研究的不足。蒙古族的著名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以及管理内蒙古地区宗教事务的章嘉呼图克图等人成为研究热点,有大量论文发表,还有三部著作问世,即奇日格夫著、巴特尔、胡日德译《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传略》,叶尔达《卫拉特高僧拉布紧巴·咱雅班第达研究》,邓建新《章嘉呼图克图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此外,关于藏传佛教对蒙古社会的影响也有多篇论文发表,学者们普遍认为佛教的泛滥和过度的佛事消费严重影响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7.朝贡贸易研究 学术界对明蒙贸易问题进行了持续性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甚至一度成为学位论文的热门选题,对明朝与蒙古的贸易,开设的市口,贸易形式,互市的产品,朝贡贸易体系,朝贡体制下交流物品的流程、时间、运输方式及其管理机构等方面都有研究,比以往更加细化。有关明朝对蒙古政策及其变化有多篇论著予以讨论。赵文《明朝后期对蒙古策略研究》一书专门论述了明后期对蒙古的政策和策略。 8.旅蒙商研究 有关旅蒙商的论文很多,对旅蒙商的兴起、商号、经营范围、商品种类、经营方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其在沟通蒙古与中原地区经济交流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予以论述,正面评价者多,同时亦有论文对旅蒙商的暴利剥削,造成蒙古王公及其属人负债累累、社会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论述。此外,对蒙古各部与俄国的贸易亦有关注和研究。 9.蒙古文古籍研究 在蒙古文古籍研究方面,对蒙古族的重要历史文献《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纲》《阿萨拉克其史》《恒河之流》《金轮千辐》《水晶鉴》的研究持续进行,热度不减,发表诸多论文。对上述文献的作者、史学思想、内容、史源、词语等都有新的研究进展。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对该书版本、作者、内容做了深入研究。金·乌兰《〈金轮千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16年)对该书的史源、体例、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M.乌兰《卫拉特蒙古文献及史学:以托忒文历史文献研究为中心》一书,全面梳理和研究了托忒蒙古文献,对每部史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版本等都作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新发现的托忒文文献。全荣《<圣主成吉思汗史>研究》一书,对该书进行了校勘注释,讨论了该书的作者、版本。有论文对蒙古文献长期有争议的词语进行了阐释,如指出《白史》中的“浑臣”官称是元代西藏最高行政长官宣慰使的藏语俗称,即本钦,安多语为“浑臣”。“五色四藩”的“五色”来源于五方佛的颜色,“四藩”来源于主供佛周围的四佛,“青色蒙古”来源于蒙古对密宗金刚乘无上瑜伽部的信仰等。 1 0.蒙古族教育史研究 王风雷《蒙古族全史·教育卷》全面研究了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有关蒙古族教育有大量论文,对元代宫廷教育、中央蒙古官学、地方蒙古官学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清代八旗蒙古官学教育、科举、武举、翻译考试等都有论述和研究。关于清朝末年外藩各扎萨克旗兴办新式学堂,推行新式教育的论文有多篇,其中最多的是论述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的先驱喀喇沁右旗郡王贡桑诺尔布的办学及其教育思想。还有论文研究了清末民国年间在内蒙古、东北三省、青海等地兴办八旗官学及蒙古族私立学校,北平蒙藏学校,南京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和乌静彬在土尔扈特的办学活动。 1 1.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研究 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涉及满蒙关系和蒙藏关系,满蒙关系主要集中在清朝皇室与蒙古的联姻关系,蒙藏关系的论文则主要集中在宗教关系方面。 满蒙关系方面,有关满蒙联姻的论文有十几篇,论述了满蒙联姻及其对蒙古社会的作用、影响,对“备指额驸”制度及孝庄皇后、恪靖公主及公主随嫁人员、公主府规制都有考订。哈斯巴根《清初满蒙关系演变研究》系统地论述了满蒙之间的政治及文化方面的关系。 蒙藏关系方面,有多篇论文探讨了明末清初达赖喇嘛系统与蒙古诸部落的互动关系、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与俺答汗、四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喇嘛以及达赖喇嘛系统和藏传佛教对蒙藏关系的影响。王力《明末清初达赖喇嘛系统与蒙古诸部互动关系研究》对明末清初蒙藏关系作了全面的探讨。 以上扼要地罗列了近十年蒙古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以下略谈几点感想,仅为一得之见。 三 回顾近十年来的蒙古史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有力地促进了蒙古史研究的深入。近十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科研投入增加,在资料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整理出版了准格尔、阿拉善、杭锦、土默特、喀喇沁左旗等旗衙门的档案,以及其他专题档案,如与蒙古国学者合作出版的库伦办事大臣衙门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理藩院题本、夷使档、熬茶档等。古籍研究方面也整理出版了大量蒙古文和汉文古籍文献。这些资料的公布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新鲜史料。特别要提到的是国内各级档案馆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使查阅档案和文献的效率大大提高,这些都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在蒙古史研究中运用了多语种的史料,除汉文外,大量运用了蒙古文、满文、藏文、突厥文、回鹘文、波斯文的档案和文献,有一大批学者掌握了多种语言工具,直接利用民族文字和域外资料进行研究,这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得到应用,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普遍地吸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采用语言学、民族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研究清末民国初年蒙古社会转型方面,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利用了很多口述史资料。国际交流得到加强,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与国际学术研究同步发展,使有些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 第四,在研究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民族平等的原则对待民族关系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第五,近十年在选题方面比较偏重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蒙古史,受史料制约对元明时期蒙古史的关注和研究较少。清代和民国时期蒙古史研究的选题方面,资料丰富的盟旗制度、部落、社会经济、宗教、法律等方面的选题较多。文献、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热度不减。 蒙古史研究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学术论著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创新性论著不多,还有不少重复性论著。 展望未来,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保持目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实证研究的传统,吸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发挥长处,补足短处。继续做好资料建设工作,在数字化时代,努力掌握获取资料信息的新手段。青年一代学者应努力提高自己利用多语种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提高外语水平,积极与国际学术同行交流,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努力争取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在研究方向上,利用国内的本土和资料优势,加强对清后期蒙古社会转型和近现代史的研究,逐渐发掘和利用域外资料,结合目前对“一带一路”国家历史文化的研究,适时展开对蒙古四大汗国史的全面研究,不断推进蒙古史研究的深入。 注释 1.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