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的壁画。王一坤摄/光明图片 文物刚出土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美吗?它们出土时是什么样子?7月18日,一场与众不同的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开幕...
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玉器工艺逐渐发展起来,制作了大量玉石、玛瑙的珠、管、坠、玦、璜、环、璧、琮、镯等高级装饰品,相应地反映了当时服饰文化的高度进展,现择部分进行介绍...
有关中国史前经济形态的探讨一直是我们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古人在描述理想的农业经济时总是提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可见获取肉食资源是当时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体质人类学 筛状眶 多孔骨肥厚 贫血 KEY WORDS : physical anthropology cribra orbitalia porotic hyperostosis anemia ABSTRACT: Cribra orbitalia is an osteological lesion that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anemia owing to i...
西汉时期,1983年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收藏于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角形玉杯系用一整块青玉雕刻而成,整体仿犀牛角的形状,中空可以乘酒。口呈椭圆形...
应蒙古国国家博物馆奥德巴特研究员的邀请,2017年7月17-21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一行五人组成考察团,对蒙古国乌兰巴托、鄂尔浑省等地的遗址和博物馆进行了考察,下面是这次...
从已经出土的商代玉、石、铜等人像雕塑可以发现,殷商时期的冠式已经相当丰富多样了,这些冠式主要有高冠、低冠等。 据目前殷墟出土的资料表明,高冠的具体形制略有不同。如殷...
反映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头面装饰的资料,见于陶器人形的例子,有甘肃礼县高寺头仰韶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头,也可能是所谓人头器盖残存的部分。表面橙黄色,顶部有一小孔,前额向后...
东汉中晚期,1995年新疆尉犁营盘遗址墓地十五号墓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此系该墓男主人外袍面料。为双层两面纹毛织物。它是由红、黄两色经纬同时织出平纹...
不久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调查报告,明确海口旧州开元寺遗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联丰村委会卜创坡经济社。 近日,记者来到遗址现场探访。在挖开的砖红色土壤中,可...
摘要: 人骨中的元素分析是研究古代人类食谱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安阳殷墟M54 出土人骨进行了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墓主人骨骼中的Sr/ Ca 比值和Ba/ Ca 比...
虽然殷墟中出土的着装人物形象不是很多,但在考古发掘中,商周时期的各种饰物却多次大量出土,尤其是头饰、佩饰等都是目前我们可以经常见到。 头饰中的笄是梳理头发时的饰物,...
吕鹏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工作,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动物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 1 动物遗存 这张图片展示的...
西汉时期,1955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现藏云南省博物馆。通高38厘米,盖直径30厘米。器作铜鼓形,有底有盖。腰部有线刻的狩猎图案,共八人,皆裸体,手中各持兵器作追逐野猪兽状...
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取代了大清朝,军阀们也仍然在各处交战。这动荡的年代,却是古董交易的黄金时代。许多外国古董商也浑水摸鱼,在中国四处搜索文物。战火频仍的年月里,风萧...
黄牛(Bos taurus)作为我国传统所称“六畜”之一,泛指牦牛(Bos granuiens)和水牛(Bubalus bubalis)以外的所有家牛 。黄牛是历史上的传统称法。就全国而言,黄牛的毛色虽以黄色居多,...
三星堆遗址的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不少青铜人物造像,从这些青铜人物造像及其雕刻图案上,我们可以一窥当时蜀人的服饰特征。 就衣裳样式来说,三星堆青铜人像中,既...
摘要 山东沭河上游史前文化遗址的聚落考古调查、遗址动植物遗存的浮选、遗址及墓葬出土人骨的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和遗址文化层的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
近十几年来,考古文物的发掘与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材料,扩充了历史研究的版图,也拓展了人们的历史文化视野,让我们对人类过去的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王国维在将近一个世...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东南部,地处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全旗境内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