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揭秘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李世民政变全程(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李渊大骂李世民,但他并没有叫人把李世民拉出去斩首,也没有叫人把他下到“天牢”。李世民倒是自己请求李渊把他扭送司法机关审验。李渊不理李世民的请求,只是大骂不止。

李渊的态度耐人寻味。“上怒不解”,看起来事情很严重,其实是给李世民一个警告,实际上并不想把李世民怎么样。仁寿宫事件后,李建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李世民得分,权力的天平开始向李世民倾斜。李渊乃利用这个机会杀杀李世民的威风,使权力的天平继续保持平衡。

但事情总得有个结尾啊。恰好这时,“有司奏报突厥入寇”。老天,突厥这个老冤家又来了!

唐初的边患中,力量最强大的对手是突厥。只要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唐朝初期,突厥南下侵扰地方的记载很多。仁智宫事件后,李渊刚刚回到长安,突厥就大举南下。李渊一度想放弃长安,迁都商洛地区,幸被李世民劝止。现在,突厥又来了。李渊立即收起皇帝的架子,满脸的怒容一扫而空,“多云转晴”,微笑地给李世民戴上发冠,请他站起来,商量抵抗突厥的大计。要打仗了,还得请李世民出马。

以往,遇有重大战事,李渊就直接派李世民带兵出征。建成是太子,不能去。元吉是个废物,去了只会坏事。但这次不一样,李渊派李世民和元吉一起领兵前去。意思是很明白的,让李世民打仗,让元吉监视李世民,防止李世民带军队走了,又突然杀回长安夺皇位。

李世民的这番话意味深长。表面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话了,但仔细一分析,李世民面对危机的种种想法都在这句话里表露出来了。首先,“彼欲以此见杀”的“彼”指谁?也许是指这匹烈马,也许是指李建成,也许是指烈马和李建成。烈马无过,它不过是个杀人工具,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这个“彼”尤其不善,早就派了奸细窃听李世民的言论。他们听到李世民“彼欲以此见杀”这句话后,立即把这句话歪曲成是“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有浪死!”建成编了这个谎言,教李渊的妃嫔去告御状。李渊听说李世民自己封自己为“天下主”,勃然大怒,把建成、元吉召来弄成个三堂会审的架势,然后才召李世民来。未等李世民开口,李渊就破口大骂:“天子是受天命才能成为天子,并不是你用小聪明就可以弄到手的,你怎么这么急着想当皇帝啊!”

李渊大骂李世民,但他并没有叫人把李世民拉出去斩首,也没有叫人把他下到“天牢”。李世民倒是自己请求李渊把他扭送司法机关审验。李渊不理李世民的请求,只是大骂不止。

李渊的态度耐人寻味。“上怒不解”,看起来事情很严重,其实是给李世民一个警告,实际上并不想把李世民怎么样。仁寿宫事件后,李建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李世民得分,权力的天平开始向李世民倾斜。李渊乃利用这个机会杀杀李世民的威风,使权力的天平继续保持平衡。

但事情总得有个结尾啊。恰好这时,“有司奏报突厥入寇”。老天,突厥这个老冤家又来了!

唐初的边患中,力量最强大的对手是突厥。只要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唐朝初期,突厥南下侵扰地方的记载很多。仁智宫事件后,李渊刚刚回到长安,突厥就大举南下。李渊一度想放弃长安,迁都商洛地区,幸被李世民劝止。现在,突厥又来了。李渊立即收起皇帝的架子,满脸的怒容一扫而空,“多云转晴”,微笑地给李世民戴上发冠,请他站起来,商量抵抗突厥的大计。要打仗了,还得请李世民出马。

以往,遇有重大战事,李渊就直接派李世民带兵出征。建成是太子,不能去。元吉是个废物,去了只会坏事。但这次不一样,李渊派李世民和元吉一起领兵前去。意思是很明白的,让李世民打仗,让元吉监视李世民,防止李世民带军队走了,又突然杀回长安夺皇位。

元吉果然无用,他看见突厥骑兵像黑云一样的阵势时,就吓得尿了裤子。李世民提议单骑出阵,元吉当即拒绝。李世民率几百个骑兵出阵,软硬兼施,充分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不战而使突厥撤兵,显示了天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

过了不久,突厥数万骑兵又南下侵扰。由于上次李世民谈笑退突厥,李渊很满意,推心置腹地和李世民谈了皇位继承问题。这次突厥又来侵扰,建成推荐元吉带兵出征,李渊同意了。

谁知,元吉这次出兵,军锋并未真正指向突厥,而是指向了李世民。元吉挟军权之重,直接向李世民开刀了。如果以前的暗里争斗是太极拳的话,现在一切遮羞布都丢掉了,太极拳变成了刀光剑影的刀术了。

对于突然袭来的暴风骤雨,李世民早有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