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死替职 廖永安在吴地遇害,廖永忠接替兄长之职,任枢密佥院,统领其军。率军进攻赵普胜江营栅栏,收复池州。陈友谅进犯龙江,廖永忠大声呼喊着突入敌阵,诸军紧随其后,大败敌军。随军征讨陈友谅,至安庆,克其水寨,于是攻克安庆。又随军进攻江州,江州城濒临长江,守备甚严。廖永忠揣度城的高度后,在船尾造桥,取名天桥,然后驾船乘风倒行,使天桥与城相接,于是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后廖永忠晋升为中书省右丞。 鄱阳死战 ![]() 网络配图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廖永忠随军攻下南昌,支援安丰,战于鄱阳湖,突围殊死作战敌将张定边直冲朱元璋坐船,常遇春将其射跑。廖永忠驾快船边追边射,张定边身中百余箭,汉兵死伤很多。第二天,廖永忠又与俞通海等驾着七艘满载芦荻的船,乘风纵火,焚烧了敌军楼船数百艘。又率六艘战船深入敌阵搏击,然后迅速绕出,敌军大惊,以为遇到了神兵。又在泾江口拦截陈友谅,陈友谅死去后,廖永忠随军征讨陈友谅之子陈理,分兵在四门设立栅栏,又在江中将船只连成长寨,断绝其出入之路,陈理只得投降。廖永忠回京后,朱元璋将写有"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的漆牌赐给他,悬于家门外。不久,跟随徐达攻取淮东,张士诚派水师进逼海安,朱元璋命廖永忠回军水寨抵御,徐达于是攻克淮东诸郡。廖永忠又随军征伐张士诚,攻取德清,进克平江,被授为中书平章政事。 平定两广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水师由海路会合汤和,征讨并降服方国珍,进克福州。 洪武元年(1368年),兼任同知詹事院事。率军平定闽中诸郡,至延平,击败并擒获陈友定。随即被授为征南将军,以朱亮祖为副将,由海路攻取广东。廖永忠事先写信给元左丞何真,对他晓以利害。何真马上奉书请降。廖永忠至东莞,何真率领属官出迎。至广州,降服卢左丞。擒获海寇邵宗愚,列举其残暴行径,然后将其斩首,广东百姓十分高兴。廖永忠又迅速传谕九真(今越南北部)、日南(今越南中部)、朱崖(治今海南琼山)、儋耳(治今海南)三十余城,守官纷纷纳印请命。然后进取广西,至梧州,降服元达鲁花赤拜住,浔、柳诸路皆下。又派遣朱亮祖会合杨璟收复未下州郡。廖永忠引兵攻克南宁,降服象州。两广全部平定。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念其恩德,为其立祠。 第二年(1369年)九月,返回京城,朱元璋命太子朱标率朝廷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廖永忠入朝觐见,朱元璋又命太子送他返回府宅。廖永忠再出任职,安抚泉、漳。洪武三年(1370年),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攻克察罕脑儿。回京后,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