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龙年方十六,父母双亡,家境窘迫,一个人孤苦伶仃的生活着。年景不好,久旱无雨,庄稼干枯。存放粮食的缸,很快底朝天了。还有一小碗米时,刘龙说什么也不吃了。他将米存放起来,加入到村民们上山找食物的队伍。很快山上的野果野菜吃完了,有不少的人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开始吃山上的观音土。这是一种白色的泥巴,粘粘的,可以下咽,却不易消化,不少人吃后腹胀不消,一命呜呼。 刘龙决定外出乞讨。 他收拾完家里的东西后,将仅存的米拿出来熬了一锅米汤,他舀起一大桶,提着分给了村里的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让他们填填肚子…… 锅里还剩两碗,他慢慢地喝下一碗,将另一碗盛好,放在桌上,准备次日早上喝下后,从此到山外面去讨生活。 天色渐渐暗下来,很多人家掌灯。刘龙舍不得油,他静静地坐在桌旁,陷入沉思。 这时,他隐隐觉得门外传来异响,但当他侧耳细听时,却又什么也没有听到。 又过了好一会儿,门外响起了“吱吱”的声音,他迅速站起身来走到门边,“哐咣”一声,动作麻利的打开木门,门外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乞丐躺在门的一旁。他的衣服破破烂烂,左手拿着一只破木碗,一条破裤子已无法遮住膝盖。脚上套着的布鞋沾满油污,已无法分辩出是什么颜色,黑黑的指头钻破鞋头…… 老乞丐气若游丝,处在半昏迷状态。他的嘴唇微微嚅动,刘龙听了好久才勉强猜出他在说:“饿,饿,我好饿!” 刘龙没有想什么,几大步跑到桌前,将桌上的米汤端起来,走到老乞丐旁边,将斜躺着的他扶正后,一勺一勺地喂给他。吃到半碗的时候,他才完全清醒,自己端起来就喝完。 碗底还剩两颗米,老乞丐伸手将米颗捻起来,放入嘴里吞下,随后还不由自主地添了好几次嘴皮...... 夜色已深,刘龙见老乞丐也无去处,便留他住宿。 那一夜,刘龙睡得特别的香,一觉醒来时已是大天亮。他往自己身边看了看,却不见了老乞丐,他有些纳闷起来,明明自己和老乞丐睡的,怎么不见他的人了呢? 忽然间他看到桌上的碗底下有一张纸。他翻身下床,拿起来一看,这是一张有些年头的黄皮纸,黄纸上是一张手描的地图,上面用红色的圈标了好几处。 他看明白了,这张图纸画的就是附近的天公山。他揣好图纸,悄悄地上了山,按图上的标记,找到了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洞。 在山洞里的一个不易让人察觉的偏僻处,放着几十担白花花的大米。刘龙大喜,忙下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众人,大家将粮食搬下山,架起锅,煮起饭来,度过了饥荒…… 当朝天子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认为刘龙是个善良,无私的人,遂提携他为户部尚书,主管朝庭财务,从此大富大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