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清代宫中选取秀女和太监之时,都是有严格的健康检查措施的,因为要对帝王和后妃的健康负责,身怀梅毒的人肯定是不予选取的。但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一般为9到90天,也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潜伏期内有病毒携带者进入宫中。 第三,《梵天庐从录》中也说了,关于同治的死因是“范肯堂闻之于李文忠者”,这条消息是道听途说的,所以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哪有大臣能够看到皇帝下体的呢。可是这个消息的来源“李文忠”也就是李鸿章,又与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又肯定不会是空穴来风。 既然梅毒之说有待商榷,那么天花的说法可信度有多少呢?据《清史稿·穆宗本纪》记载,在同治皇帝是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去世的,就在当年九月份,同治皇帝三次在“晾鹰台”举行围猎、阅兵以及观看王公大臣骑射。这说明皇帝此时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是没有出现问题的。但是从己亥日开始“上不豫,命李鸿藻代阅奏章”,紧接着十月三十日就开始有太医为皇帝按照天花的病症治疗了。 ![]() 网络配图 刚开始病情是有好转的,但是到了十一月初七开始皇帝的病情就已经开始恶化,此后再也没有好转的迹象,直到十二月初五驾崩于养心殿。在晚清名臣翁同龢的日记中也曾记载在十一月初八这天,同治皇帝曾让大臣们观看他脸上和胳膊上的天花,翁同龢在这里写到“花极稠密”说明皇帝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而根据清代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记载的结果,在1979年北京的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同治皇帝死于天花后期余毒所致的走马牙疳,体内热毒所致皇帝而死。 可是就是这样言之凿凿的论断,在经过仔细推敲之后依旧存在种种疑团。 第一,天花的发病时间。根据美国唐纳德·霍普金斯所著《天国之花:瘟疫的文化史》记载,天花病毒在经历潜伏期,通过人体发病之后,死亡情形常发生在发病后1或2周内,而同治皇帝竟然病发后一月有余才去世,很明显这与天花的致死时间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