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时,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的,则是女皇武则天。那么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呢? 武则天的母亲崇尚佛教,对其影响不小,武则天自称“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唐高宗在位期间,作为皇后的武则天参与了他的一切崇佛活动。高宗李治自显庆以后,由于风疾严重,百官表奏,皆由皇后武则天掌握。从此起,武则天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高宗无异,故时称“二圣”。李治死后,中宗即位,武则天便谋划篡位。 ![]() 网络配图 佛教信徒僧法明等伪造的《大云经》和菩提流志重译的《宝雨经》,为武则天以周代唐制造了神话舆论,暗示武则天当做天子,并把它说成是佛的意志。在佛教势力的支持下,天授元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虽然登皇位的过程有很多人反对,但是一旦木已成舟,多数人便识相知趣,对武则天溜须拍马的大臣也越来越多。佛教徒为武则天以周代唐出了大力,她当然要加倍给予回报,在她当女皇以后,扶植佛教更加积极。在武则天的亲自参与下,佛寺翻译了八十卷本《华严经》。武则天还把禅宗北宗开山僧神秀请到神都洛阳,给予“肩舆上殿”的特殊优礼,她本人“亲加跪礼,时时问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