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巴蜀文明新探索带来的新启示(文明之火 照耀中国——考古游记之十)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报 赵春青 参加讨论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20多公里的广汉市西7公里处从1931年发现第一块玉器到现在经历了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1986年发现的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等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辉煌,使三星堆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过多少年来,在人们惊叹三星堆文化重大发现的同时,一直有一个疑团在人们的脑海里,辉煌的三星堆文化的根基何在?这个谜团,直到近年确认了宝墩文化之后,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宝墩遗址位于四川省新津县城西北约5公里的龙马乡宝墩村,当地人传说这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又称龙马古城。1995年以来,成都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对该城址进行钻探、试掘和解剖,认识到该城址早于三星堆文化,而与三星堆遗址一期大体同时。此后相继发现了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崇州双河城等龙山时代的城址,以宝墩村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也被命名为宝墩文化。
    我是借到成都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机会,承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工作队和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朋友们的介绍,得以实地接触到巴蜀文明实物资料的。在三星堆城墙解剖现场、金沙遗址发掘现场和三星堆博物馆的参观访问中,在与赵殿增、高大伦、王毅、黄稼祥、江章华、李明斌等先生的交谈中,我对辉煌灿烂的巴蜀文明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也引起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一下三点:
    一、关于宝墩——三星堆城墙的筑城方法
    宝墩文化城墙的构筑方法为首先在平地上堆土夯筑,墙心部分一般堆筑有四五个大层,当堆筑到一定高度时再从城墙的内外两侧进行斜坡堆筑,也有用水平夯筑至顶,形成大的斜坡堆积层,用这种方法不断将墙加宽加高。城墙多建在台地的边缘,从城外看去,城垣高耸,用挖内壕之土夯筑内墙,用挖外壕之土夯筑外墙,这种挖壕、取土、筑墙的系列程序构成一个系统工程。宝墩文化的这种筑城方法与城头山城址不无相似之处,并为三星堆城址所承袭。它不同于以郑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城址为代表的小板块夯筑法,更不同于以内蒙古老虎山为代表的石城砌筑法。这种斜夯筑墙的方法适于气候湿润、水资源充沛的地区。用斜坡堆筑法建造的城址往往与自然河流相结合,并将护城河设在城墙外侧的脚下,构成复合型防御工事,从外面看,沟深墙高,易守难攻,有效地发挥了防御功能。
    这种斜坡堆筑建墙的筑墙方法,到了龙山时代和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传播到中原地区。近年发掘的河南新密新砦城址、郑州大师姑城址的护城河就设在墙脚下,后期修补、续建的城墙叠筑在早期淤塞后的壕沟之上。这种筑墙方法,显然并非中原传统,当是受南方影响所致。
    二、宝墩文化的年代问题
    经研究,宝墩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500年~前3700年,前后历时800年。果如此,成都平原龙山时代结束的年代应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近年来对山西陶寺遗址、河南新密新砦城址、王城岗城址、瓦店遗址等龙山时代进行的新一轮碳十四测年表明,这些遗址龙山文化的下限都冲破了公元前1900年的范围,个别数据甚至在公元前1800年上下,有的还到不了公元前1800年。可见,中原地区的龙山时代的下限,也比原来流行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要晚,宏观来看造成整个龙山时代年代下降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原来根据以往的碳十四数据把龙山时代结束的年代估计得过早了,二是整个龙山文化在各地结束的年代,原本就不尽一致。
    过去长时间流行的以单个样品测年数据来估算遗址绝对年代的做法,是限于各种条件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今后,具体到每处龙山文化遗址,判断其下限年代时,最好在进行了系列样品测年之后再作推断,以免以偏概全。
    三、巴蜀文明模式问题
    三星堆文明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与山东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不一样,上述各地区在龙山时代之后,呈现出今不如昔的态势,文明化进程停滞甚至中断了。而成都平原地区,不但没有停滞,反而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大踏步地前进,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三星堆文明。
    我们纵观中国文明化进程,不妨将其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中原模式,在自身基础上,吸收四面八方周临文化的各种文明因素,完整地经历了古国(仰韶文化后期)——邦国(龙山时代)——王国(二里头时代)的发展阶段,属于王国型文明模式。
    二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呈现中断、衰弱的现象,最终被中原文明所融合和取代,经历了从古国到邦国的两各阶段,最终没有独立地进入王国阶段。可称为古国—邦国型文明模式。
    三是巴蜀文明,江西新干大洋洲文明,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等,经历了从万邦林立的邦国阶段到独霸一方的方国阶段,可称为邦国—方国文明模式。
    西南地区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之一,中国考古界的川军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我这次短暂的巴蜀之旅当中,热情睿智的巴蜀考古人,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盼望着不断传来研究古巴蜀文明的新成果!(考古记游之十)
    (《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26日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