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魯邦大旱》集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尉侯凱 参加讨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說明:
    本文引述各家意見時,一般只做簡要總結,而省略其論證過程,同時為敘述簡便計,均未加“先生”尊稱,尚祈見諒。
     
    釋文:
    魯邦大旱,[1]哀公胃(謂)孔=(孔子):[2]“子不為我(圖)之?”[3]孔=(孔子)(答)曰:[4]“邦大旱,母(毋)乃(失)者(諸)型(刑)與惪(德)(乎)?[5]唯……[6]1
    ……之可(何)才(哉)?”[7]孔子曰:“(庶)民(知)敚之事(鬼)也,[8]不(知)型(刑)與惪(德),女(汝)母(毋)㤅(愛)珪璧(幣)帛於山川,[9]政(正)坓(刑)與……[10]2
    ……出,遇子(贛),[11]曰:“賜,而(爾)昏(聞)(巷)(路)之言,[12]母(毋)乃胃(謂)丘之(答)非與(歟)?”[13]子(贛)曰:“否。(抑)(吾)子女(如)(重)命,[14]丌(其)與女(汝)。[15]夫政(正)坓(刑)與惪(德),[16]㠯(以)事上天,此是才(哉);女(若)天<夫>母(毋)㤅(愛)珪璧3(幣)帛於山川,[17]母(毋)乃不可?[18]夫山,石㠯(以)為膚,木㠯(以)為民,[19]女(如)天不雨,石(將)(焦),[20]木(將)死,丌(其)欲雨或甚於我,[21]或必寺(待)(吾)名(乎)?[22]夫川,水㠯(以)4為膚,[23]魚㠯(以)為民,女(如)天不雨,水(將)沽(涸),[24]魚(將)死,丌(其)欲雨國(或)甚於我,[25]或必寺(待)(吾)名(乎)?”[26]孔=(孔子)曰:“於(乎)……[27]5
    公剴(豈)不飯(粱)飤(食)肉才(哉)![28](抑)亡(無)女(如)(庶)民可(何)?[29]6
     
    集釋:
    [1] 魯邦大旱,整理者:《春秋》哀公十五年:“秋八月,大雩。”“雩”,求雨的典禮。簡文所說的大旱應發生在魯哀公十五年夏秋之時。廖名春(2002:97頁):當發生在魯哀公十五年。楊朝明(2002:115頁):當發生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至十六年(前479)之間。曹峰(2004:130頁):無法確定簡文記載的故事一定發生在魯國。
    [2] 哀公,整理者:即魯哀公,名蔣(一作將),在位27年。
    胃,整理者:讀為“謂”。
    孔=,整理者:“孔子”合文。
    [3],整理者:讀為“圖”。《玉篇》“圖”之古文作“”,與此相似。臧克和(2009:157頁):可能有三種解釋,一讀為“圖”,一讀為“禬”,除去兇荒,一讀為“祣”,指天地山川之祭。今按:整理者說是。
    [4],整理者:讀為“答”。業師陳偉(2003):讀為“對”。黃人二(2005:39頁):讀為“答”,不應讀為“對”。蘇建洲(2006:380頁):讀為“答”。今按:黃、蘇說是。
    [5],整理者:讀為“失”。黃人二(2005:39頁):應隸定作“佚”,讀為“失”。
    者,整理者:讀為“諸”。
    型,整理者:讀為“刑”。
    ,整理者:讀為“乎”。
    [6] 唯,李銳(2003):讀為“為”,與下簡連讀。陳嘉凌(2003:44頁):“唯”、“之”連讀不合語法,兩簡之間應有缺簡。林志鵬(2004:149頁):讀為“雖”。
    [7] 才,整理者:讀為“在”。俞志慧(2003):讀為“哉”。劉樂賢(2003:60頁):讀為“哉”。今按:俞、劉說是。
    [8],整理者:“庶”之古文異體。
    敚,整理者:讀為“說”,求雨祭名。范麗梅(2004:167頁):讀為“說”,號呼告神以請事求福的方式。彭浩(2004:495頁):讀為“說”,雩祭的一部分。毛慶(2004:156頁):讀為“悅”。羅新慧(2004:86頁):如字讀,禳災求福之祭。康少峰(2004:141頁):讀為“悅”。今按:羅說是。
    ,整理者:釋為“視”。黃德寬(2003):釋為“”,讀為“鬼”。顏世鉉(2003B):讀為“畏”。李守奎(2004:480頁):釋為“”,“鬼”之古文。臧克和(2009:155頁):釋為“視”,“示”之古文,訓為神祇。今按:黃、李說是。
    此句的標點,整理者:斷作“(庶)民(知)敚(說)之事,視也”。業師陳偉(2003):斷作“庶民知說之事鬼也”。今按:陳說是。
    [9] 女,整理者:讀為“如”。顏世鉉(2003A):讀為“若”。季旭昇(2003):讀為“汝”。康少峰(2004:141頁):讀為“如”,孔子絕無可能拋開自己和魯哀公的君臣名分而直呼國君為“汝”。沈培(2007):讀為“如”,訓為不如。今按:當讀為“汝”,見拙作《先秦時期臣子稱君為汝現象試論》,待刊。
    㤅,整理者:讀為“薆”,訓為隱。劉樂賢(2003B:61頁):如字讀,吝惜之義。曹峰(2004:123—124頁):讀為“愛”,吝惜之義。毛慶(2004:155頁):釋為“忕”,奢侈之義。臧克和(2009:156頁):如字讀,愛惜之義。
    ,整理者:讀為“幣”。
    [10] 政,整理者:讀為“刑”,社會治理之政。劉樂賢(2003B:61頁):讀為“正”。康少峰(2004:142頁):讀為“正”。黃人二(2005:40頁):讀為“正”。今按:劉、康、黃說是。
    坓,整理者:讀為“刑”。
    與,劉樂賢(2003B:61頁):其後可補一“德”字。
    [11],整理者:即“贛”,通作“貢”。
    [12] 而,整理者:讀為“爾”。
    昏,整理者:讀為“聞”。
    ,整理者:讀為“巷路”。
    [13]與,整理者:讀為“歟”。
    [14],整理者:讀為“也”。何琳儀(2003):讀為“繄”,句首助詞。俞志慧(2003):讀為“抑”。秦樺林(2003):整理者釋讀不誤,“繄”用為句首助詞時多訓為是,起加強肯定語氣的作用,不能用來引導疑問句。廖名春(2003):讀為“抑”,表示反詰語氣。李學勤(2004:5頁):疑讀為“偕”。黃人二(2005:41頁):讀為“也”。裘錫圭(2008:286頁):讀為“抑”。高榮鴻(2013:141頁):讀為“抑”。今按:讀“抑”是。
    子,整理者:讀為“吾子”。俞志慧(2003):“吾子”用於上對下或平輩的敬稱,未見用於下對上的例子。劉樂賢(2003B:61頁):“吾子”可以用於下對上,《莊子·田子方》、《說苑·政理》中有子路、宰予稱孔子為“吾子”之例。李學勤(2004:5頁):“”讀為“乎”。廣瀨薰雄(2004:509頁):下對上稱呼“吾子”的例子不勝枚舉。今按:劉、廣瀨說是。
    女,整理者:讀為“若”。顏世鉉(2003A):訓為“乃”。秦樺林(2003):讀為“若”,表示不肯定的副詞。陳嘉凌(2003:48頁):讀為“乃”。林志鵬(2004:151頁):讀為“如”,訓為而,表示轉折。黃人二(2005:41頁):讀為“如”,訓為而。今按:讀為“如”或“若”皆可,表示假設。
    命,整理者:讀為“重名”。,疑即“動”之古文。名,聲譽。顏世鉉(2003A):讀為“重命”,重視百姓生命。季旭昇(2003):讀為“重命”,重視天命。俞志慧(2003):讀為“重名”,認為“重名其”是“重其名”之誤,“名”當指時人拘守的瘞祀之禮。劉樂賢(2003B:63頁):讀為“重命”,可能是說孔子重天命。廖名春(2003):讀為“重命”,重視穰除旱災的祭祀。李學勤(2004:5頁):讀為“踵命”,往來告訴。廣瀨薰雄(2004:508頁):讀為“重命”,遵守哀公的命令,或重複命令。康少峰(2004:143頁):讀為“重命”,重視天命神意。毛慶(2004:156頁):讀為“重命”,再次堅持自己的意見。劉信芳(2005:12—13頁):讀為“踵命”,追尋山川之所以命名。秦樺林(2006):讀為“重命”,蓋指在祭祀活動中向鬼神致敬美號以示尊崇。裘錫圭(2008:286頁):讀為“重命”,重複囑咐。臧克和(2009:154—155頁):讀為“重命”,穰除旱災的祭祀。今按:當讀為“重命”,慎重地對待哀公的詢问。
    [15]其,秦樺林(2003):表示推測的副詞。林志鵬(2004:151頁):應置於句首,作反詰副詞,用法同“豈”。廣瀨薰雄(2004:508頁):訓為“乃”。裘錫圭(2008:286頁):讀為“忌”,句末語氣助詞。今按:其,虛詞,無意義。
    與,整理者:讀為“歟”。秦樺林(2003):表示推測、估計。李學勤(2004:5頁):親友之義。廣瀨薰雄(2004:508頁):參與、支持之義。裘錫圭(2008:286頁):讀為“歟”。今按:與,贊同之義。
    女,整理者:讀為“如”。劉樂賢(2003:60頁):讀為“若”。曹峰(2004:122頁):讀為“若”。今按:當讀為“汝”,參看拙作:《先秦時期臣子稱君為汝現象試論》,待刊。
    以上三句,整理者斷作“否(吾)子女(若)(重)命(名)丌(其)與(歟),如”。何琳儀(2003):斷作“否,繄吾子若重名其歟”。俞志慧(2003):斷作“否,抑吾子若重名其歟”。劉樂賢(2003:60頁):“否也。吾子女重命其與。若”。李學勤(2004:5—6頁):斷作“否,偕乎子女,踵命其與。如”。曹峰(2004:122頁):斷作“否(殹)。(吾)子女(如)(重)命,其與。女(若)”。林志鵬(2004:148頁):斷作“否也。吾子如重命其與?如”。范麗梅(2004:164頁):斷作“否也,夫子若重命,其歟?若”。廣瀨薰雄(2004:508頁):斷作“繄吾子女重命,其與”。康少峰(2004:142頁):斷作“否,抑吾子乃重命其歟?如”。劉信芳(2005:12頁):斷作“否殹。吾子如踵命其歟?如”。黃人二(2005:38頁):讀為“否也。吾子如重名其歟?如”。秦樺林(2006):斷作“否(也)。吾子女(若)(重)命其歟?女(若)”。王化平(2006:131頁):斷作“否。!吾子!汝重命其歟?如”。蘇建洲(2006:377頁):斷作“否(也)。吾子女(若)(重)命其與?女(若)”。裘錫圭(2008:285頁):斷作“否。子女命亓與?如”。臧克和(2009:154頁):斷作“否也,吾子如重命丌與?如”。常佩雨(2012:115頁):斷作“否也。吾子若重命其與?若”。高榮鴻(2013:141頁):斷作“否,(抑)(吾)子女(若)(重)命(名),丌(其)與(歟)?女(若)”。今按:當斷作“否。(抑)(吾)子女(如)(重)命,丌(其)與女(汝)”。“其”,虛詞,無意義,“與”訓為許可、同意,“其與汝”,即同意您。下文“夫政(正)坓(刑)與惪(德),㠯(以)事上天,此是才(哉)”與“女(若)天<夫>母(毋)㤅(愛)珪璧(幣)帛於山川,母(毋)乃不可”構成的是對照並列關係。參看拙作:《上博簡<魯邦大旱>“抑吾子女重命其與”句讀獻疑》,待刊。
    [16] 政,秦樺林(2003):讀為“正”。廣瀨薰雄(2004:508—509頁):讀為“正”,匡正之義。
    [17] 女,整理者:讀為“若”。
    天,整理者:“夫”之誤。
    [18]以上六句,即“夫正刑與德,以事上天,此是哉;若夫毋愛珪璧幣帛於山川,毋乃不可”,俞志慧(2003):是子貢對孔子的回答。廣瀨薰雄(2004:509頁):是子貢對孔子提議的“女毋愛圭璧幣帛於山川,政型與……”表示懷疑。曹峰(2004:125—126頁):是孔子對自己政見的再次總結。今按:以上皆子贛之語。
    [19] 民,李學勤(2004:6頁):疑“毛”之誤。
    [20],整理者:讀為“將”。
    ,整理者:《說文》:“,火所傷也。從火,雥聲。焦或省。”
    [21] 或,何琳儀(2003):讀為“又”。業師陳偉(2003):讀為“又”。秦樺林(2003):讀為“有”。毛慶(2004:156頁):如字讀,或許之義。今按:毛說是。
    [22] 或,整理者:讀為“何”。何琳儀(2003):讀為“又”。業師陳偉(2003):讀為“又”。秦樺林(2003):讀為“何”。毛慶(2004:156頁):如字讀,訓為又。今按:毛說是。
    寺,整理者:讀為“恃乎名乎”。劉樂賢(2003A):讀為“待吾名乎”,等到叫名字。業師陳偉(2003):讀為“待吾命乎”,等待我們的呼喚。秦樺林(2003):讀為“待吾名乎”。陳明(劉樂賢2003B:63頁):“寺”讀為“祠”。陳劍(劉樂賢2003B:63頁):“名”讀為“禜”。劉樂賢(2003B:61—62頁):兩種讀法,一讀為“祠乎禜乎”,一讀為“待乎禜乎”或“待吾禜乎”。廖名春(2003):讀為“恃乎命乎”。李學勤(2004:6頁):“寺”讀為“祠”,“名”係衍文。林志鵬(2004:151頁):讀為“待乎名乎”,“名”當指“文”,即禮。康少峰(2004:143頁):讀為“待乎名乎”。黃人二(2005:42頁):讀為“待乎名乎”。蘇建洲(2006:400頁):讀為“待吾禜乎”。臧克和(2009:154—155頁):讀為“恃乎名乎”,“恃名”指穰除旱災的祭祀。裘錫圭(2012:490頁):讀為“待吾名乎”,等待吾人舉稱其名而祭禱之。
    [23] 膚,李學勤(2004:6頁):應據《晏子春秋·諫上》改為“國”。
    [24]沽,整理者:讀為“涸”。
    [25]國,整理者:釋為“或”。裘錫圭(2012:490頁):釋為“國”,讀為“或”。
    [26] 以上數句,整理者:類似的記載見於《晏子春秋·諫上》:“齊大旱逾時,景公召群臣問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饑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廣水。寡人欲少賦斂,以祠靈山,可乎?’群臣莫對。晏子進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髪,天久不雨,髪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無益。’公曰:‘不然,吾將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雨,水泉將下,百川將竭,國將亡,民將滅矣,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俞志慧(2003):以上是孔子對子貢的釋疑解惑。廣瀨薰雄(2004:509頁):是孔子說的話。今按:以上皆子贛之語。
    [27],整理者:讀為“乎”。
    [28]剴,整理者:讀為“豈”。
    飯,整理者:釋為“”,從食,會意兼形聲,讀為“飽”。徐在國(2003):應分析為從食、攴聲,“飽”之或體。陳秉新(2004:90頁):“(簋)”之異體,讀為“匓”,訓為飽。陳英傑(2005:475頁):釋為“簋”,參《金文編》299—301頁,讀為“匓”,訓為飽。李學勤(2004:6頁):疑為“飫”之誤。李守奎(2004:481頁):釋為“飯”,反旁與攴旁形近易混,舉楚王酓章鐘銘和郭店《語叢二》簡45中的“返”字為證。王志平(2004:500頁):釋為“飯”。施謝捷(俞志慧2004:514頁):釋為“飯”。毛慶(2004:155頁):釋為“養”。蘇建洲(2006:402頁):應釋為“飯”。今按:釋“飯”是。
    ,整理者:釋為“”,讀為“粱”。毛慶(2004:156頁):讀為“任”,訓為“佞”。李守奎(2004:481頁):隸定作“”,釋為“梁”,讀為“粱”。今按:李說是。
    飤,整理者:讀為“食”。毛慶(2004:156頁):訓為糧。今按:整理者說是。
    [29],整理者:釋作“殹”,讀為“也”。何琳儀(2003):讀為“繄”。秦樺林(2003):整理者釋讀不誤。廖名春(2003):讀為“抑”,表示反詰語氣。裘錫圭(2012:485頁):隸定作“”,讀為“抑”。今按:廖、裘說是。
    此句的標點,整理者:將“”與上“才(哉)”字連讀。何琳儀(2003):將“(繄)”屬下讀。廖名春(2003):將“(抑)”屬下讀。今按:屬下讀是。
     
    參考文獻:
    曹峰:《<魯邦大旱>初探》,《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曹峰2004)
    常佩雨:《從上博簡<魯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觀與宗教觀》,《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常佩雨2012)
    陳秉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補釋》,《江漢考古》2004年第2期。(陳秉新2004)
    陳嘉凌:《<魯邦大旱>譯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陳嘉凌2003)
    陳偉:《讀<魯邦大旱>札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27日。又《讀<魯邦大旱>札記》,《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陳偉2003)
    陳英傑:《楚簡札記五種》,《漢字研究》第1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陳英傑2005)
    范麗梅:《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譯》,《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范麗梅2004)
    高榮鴻:《<魯邦大旱>疏證》,《上博楚簡論語類文獻疏證》,(臺灣)中興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7月。(高榮鴻2013)
    廣瀨薰雄:《關於<魯邦大旱>的幾個問題》,《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廣瀨薰雄2004)
    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何琳儀2003)
    黃德寬:《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21日。又《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黃德寬2003)
    黃人二:《上博藏簡魯邦大旱試探》,《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研究》,中山大學博士後出站工作報告,2005年4月。(黃人二2005)
    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簡帛研究網,2003年5月21日。(季旭昇2003)
    康少峰:《<魯邦大旱>歧釋文字管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康少峰2004)
    李守奎:《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雜識》,《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李守奎2004)
    李銳:《上博館藏楚簡(二)初劄》,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6日。(李銳2003)
    李學勤:《上博楚簡<魯邦大旱>解義》,《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李學勤2004)
    廖名春:《上博簡<魯邦大旱>札記》,《清華簡帛研究》第2輯,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廖名春2002)
    廖名春:《<魯邦大旱>的“重命”和“寺乎名”》,簡帛研究網,2003年6月5日。又《上博藏楚簡<魯邦大旱>校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1期。(廖名春2003)
    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林志鵬2004)
    劉樂賢:《讀上博簡<民之父母>等三篇劄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0日。(劉樂賢2003A)
    劉樂賢:《上博簡<魯邦大旱>簡論》,《文物》2003年第5期。(劉樂賢2003B)
    劉信芳:《上博藏楚簡<魯邦大旱>“踵命”試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劉信芳2005)
    羅新慧:《從上博簡<魯邦大旱>之“敚”看古代的神靈觀念》,《學術月刊》2004年第10期。(羅新慧2004)
    毛慶:《<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釋字釋句獻疑》,《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毛慶2004)
    彭浩:《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札記》,《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彭浩2004)
    秦樺林:《上博簡<魯邦大旱>虛詞劄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2月15日。(秦樺林2003)
    秦樺林:《楚簡<魯邦大旱>“重命”解》,簡帛網,2006年1月9日。(秦樺林2006)
    裘錫圭:《說<魯邦大旱>“抑吾子如重命丌歟”句》,《華學》第9、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裘錫圭2008)
    裘錫圭:《<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釋文注釋》,《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裘錫圭2012)
    沈培:《由上博簡證“如”可訓為“不如”》,簡帛網,2007年7月15日。又《由上博簡證“如”可訓為“不如”》,《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2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沈培2007)
    蘇建洲:《<魯邦大旱>校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蘇建洲2006)
    王化平:《上博簡<魯邦大旱>略論》,《簡帛文獻中的孔子言論研究》,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王化平2006)
    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王志平2004)
    徐在國:《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徐在國2003)
    顏世鉉:《上博楚竹書散論(三)》,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9日。(顏世鉉2003A)
    顏世鉉:《上博楚竹書補釋二則》,簡帛研究網,2003年4月29日。(顏世鉉2003B)
    楊朝明:《上博竹書<魯邦大旱>管見》,《東岳論叢》2002年第5期。(楊朝明2002)
    俞志慧:《<魯邦大旱>句讀獻疑》,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27日。又《<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二題》,《上海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俞志慧2003)
    臧克和:《楚簡所見人與自然——關於<戰國楚竹書·魯邦大旱>的考辨》,《學術研究》2009年第10期。(臧克和2009)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9月13日10:4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