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竹簡選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羅小華 参加讨论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2年,湖北省襄陽市博物館與老河口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安崗村一號楚墓進行發掘。[1]發掘者從東邊箱清理出19枚竹簡,整理後有21枚,內容爲遣冊。《湖北老河口安崗楚墓竹簡概述》一文公佈了4枚竹簡的黑白圖版和釋文,並作了一些解釋。[2]在此,我們想就其中的相關問題作一些初步探討。
    
南公

    周客南公痈(跖)楚之歲。(簡1)
    整理者指出:“‘周客南公痈跖楚之歲’系楚國以事紀年。‘周客’也見於包山楚簡《廷志》,可能是周王使者。”
    “南公”應爲複姓,見於《元和姓纂》:“戰國時有南公,著書三十卷,言五行陰陽事;蓋衛南公子之後也。”[3]建國後,一些“南公”銘刻銅器出現。近年來,湖北葉家山墓地和文峰塔墓地又出土了一些曾國“南公”銘刻銅器。黃鳳春、胡剛二位先生通過梳理這些銘刻指出“‘南公’之‘南’應是‘南宮’的省稱”。[4]樊森、黃勁偉二位先生進一步總結說,“周初‘南公’家族世系實際上可一分爲二:一系留守宗周,供王隨時調遣、爲王征戰,經南宮适傳至南宮中(盂的父輩)、南宮盂等,再傳至西周晚期的南宮柳、南宮乎等世爲公卿服務周室”。[5]《元和姓纂》中的“南公”,《史記》記作“楚南公”。《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裴骃集解:“徐廣曰:‘楚人也,善言陰陽。’駰案:文穎曰‘南方老人也’。”司馬貞索隱:“徐廣云:‘楚人善言陰陽者,見《天文志》也。’”張守節正義:“虞喜《志林》云:‘南公者,道士,識廢興之數,知亡秦者必於楚。’《漢書·藝文志》云《南公》十三篇,六國時人,在陰陽家流。”[6]將《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藝文志》的記載結合起來看,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
    一、“南公”應該是複姓。
    二、“南公”當爲楚國人。
    三、“南公”著有“《南公》十三篇”,屬於陰陽家流,並有“亡秦必楚”的預言。
    《元和姓纂》關於“南公”爲“衛南公子之後”的推測,未知何據。如果“周客”爲“周王使者”的推測成立,兩相比較,“南公痈”倒更有可能是西周“南公”家族的後人。只不過,不知傳世文獻中的“楚南公”,是否與安崗簡所載“周客南公痈跖楚”有關?“跖”,陳偉師等讀爲“蹠”,訓爲“至”。[7]
    

    冒,彤筓。(簡1)
    “冒”,整理者所釋,無說。“彤筓”,整理者認爲:“似是一種赤色的車載旗幟,亦見於望山2號楚墓遣冊。”考慮到曾侯乙墓簡中的貂、貍、豹、貘等動物名,均从“鼠”作,因此,“”也應該是某種動物名。“冒”,可能指蓋衣。《周禮·考工記·輪人》:“良蓋弗冒弗紘,殷畝而馳不隊,謂之國工。”孫詒讓正義引王宗涑云“以幕蒙蓋弓曰冒”。[8]錢玄、錢興奇二位先生指出:“冒即橑上聚之蓋衣。”[9]蓋衣,也叫“”或“幪”。《說文》巾部:“,蓋衣也。”[10]《廣韻·送韻》:“縠,蓋巾也。”[11]《集韻·東韻》:“,或作幪。”[12]錢玄、錢興奇二位先生指出:“冒、一聲之轉。”[13]“彤笄”,我們曾解釋爲“紅色的旗杆”。[14]在傳世文獻中,“杠”與“竿”可指同一物品。《集韻·江韻》:“杠,旌旗竿。”[15]《爾雅·釋天》:“素錦綢杠。”郭璞注:“以白地錦韜旗之竿。”[16]此處之“彤笄”,疑指車蓋的紅色杠,猶傳世文獻中的“赤蓋杠”。《宋書·禮志五》:“又漢制,唯賈人不得乘馬車,其餘皆乘之矣。除吏赤蓋杠,餘則青蓋杠云。”[17]安崗簡中,“冒”與“彤筓”一同出現,相當於一起記載蓋衣與蓋杠。
    
犮車

    一(乘)犬車,又(有)二□童。(簡2)
    整理者指出:“‘犬車’,車名,疑屬輦車之類。”“犬”,原篆作“”。《上博博物館藏楚竹書·三德》簡18中有字作“”,可資對照。此字李零先生釋爲“尨”,待考。[18]陳劍先生疑釋爲“犮”。[19]侯乃鋒先生讚同釋“犮”,依何琳儀師之說讀爲“祓”,並據《爾雅·釋詁》訓爲“福”。[20]可見,安崗簡1-2中所謂的“犬”,應改釋爲“犮”。“犮車”,疑即文獻中的“篳路”。
    “犮”,並紐月部;“畢”幫紐質部。幫、並均爲重唇音。月、質爲旁韻。二字音近。《禮記·玉藻》:“一命缊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韍”,《說文》“韠”字條引作“韠”。[21]故“犮”可讀爲“篳”。“路”,即“車”。《詩·魏風·汾泹洳》:“美無度,殊異乎公路。”毛亨傳:“路,車也。”[22]故“犮車”可理解爲“篳路”。“篳路”,傳世文獻或作“篳輅”、“蓽輅”。《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杜預注:“篳路,柴車。”孔穎達疏:“以荆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荆竹編車,故謂篳路爲柴車。”[23]《列子·力命》:“乘其蓽輅,若文軒之飾。”[24]束晳《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駕蘭單之疲牛。”[25]“輅”,也是“車”。《呂氏春秋·孟春》:“天子居青陽左个,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高誘注:“輅,車也。”[26]“路”爲“輅”之假借字。《禮記·月令》:“天子居青陽左个,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旂,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陸德明釋文:“路,本又作輅。”[27]
    以上是我們對已經公佈的湖北安崗一號楚墓出土遣冊簡所作的一些探討。“南公”出現在戰國簡冊之中,爲我們理解《史記》“楚南公”提供了線索。“犮車”和“冒”的記載,爲學界研究戰國車名和車馬器物提供了新的資料。
     
[1]襄陽市博物館、老河口市博物館:《湖北老河口安崗一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2017年第7期。
    [2]劉國勝、胡雅麗:《湖北老河口安崗楚墓竹簡概述》,《文物》2017年第7期。
    [3]林寶撰,岑仲勉校記,郁賢皓、陶敏整理,孫望審訂:《元和姓纂》,中華書局1994年,第761頁。
    [4]黃鳳春、胡剛:《說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漢考古》2014年第2期。
    [5]樊森、黃勁偉:《西周早期“南公”家族世系探略》,《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6]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第300—301頁。
    [7]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第57頁。
    [8]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中華書局1987年,第3190頁。
    [9]錢玄、錢興奇編著:《三禮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09頁。
    [10]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第159頁。
    [11]周祖謨著:《廣韻校本》上冊,中華書局1960年,第345頁。
    [12]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2頁。
    [13]錢玄、錢興奇編著:《三禮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09頁。
    [14]羅小華:《試論望山簡中的“彤幵”》,《出土文獻》第九輯,中西書局2016年,第146頁。
    [15]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7頁。
    [16]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第2610頁。
    [17]沈約:《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497頁。
    [18]馬承源主編:《上博博物館藏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0—301頁。
    [19]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20]侯乃鋒:《讀上博(五)〈三德〉札記四則》,簡帛研究網2006年2月27日。
    [21]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09頁。
    [22]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第357頁。
    [23]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第1880頁。
    [24]楊伯峻:《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第196頁。
    [25]嚴可均輯,王玉、張雁、吳福祥審訂:《全晉文》中冊,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929頁。
    [26]許維遹撰,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2010年,第6—7頁。
    [27]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1980年,第1355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8月8日15: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