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上博簡二《容成氏》“杭丨氏”考略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王寧 参加讨论
(棗莊廣播電視台)
    

     
    上博簡二《容成氏》是一篇記史的著作,記載的帝堯以前的上古帝王有容成氏、大溋(庭)氏、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杭丨氏、壚蹕氏、有虞迵等,[1]因為簡有缺失,可能還有其他古帝王名。
    在這些古帝王中,喬結氏、杭丨氏、壚蹕氏、有虞迵不見古書記載。
    

    其中的“喬結氏”,黃人二先生認為是“僑極氏”,[2]是極有可能的,《漢書·古今人表》作“僑極”,《大戴禮記·帝系》、《史記·五帝本紀》作“蟜極”,《孔子家語·五帝德》作“喬極”,是帝嚳的父親,《大戴禮記·帝系》:“玄囂産蟜極,蟜極産高辛,是爲帝嚳。”《史記·五帝本紀》:“高辛父曰蟜極”,《正義》:“蟜,音居兆反。本作‘橋’,音同。又巨遙反。帝堯之祖也。”“喬”、“僑”、“蟜”、“橋”都是音同的字可以通假。[3]
    帝嚳、帝舜本是一人之分化,[4]則帝舜的祖父橋牛(《孔子家語·五帝德》作“喬牛”)也應是“僑極”的音轉,“牛”、“極”古音疑群旁紐雙聲、之職對轉疊韻,讀音非常相近的。
    那麼可以推測,《容成氏》的“結”並非後來締結的“結”,很可能是個從糸士聲的字,“口”是綴加的羨符。《山海經·大荒南經》里說鯀的妻子叫“士敬”(按:“敬”可能本作“句”,讀為“后”,後通假作“苟”,與“茍”形近,即古文“敬”字),《大戴禮記·帝系》里稱“女志”,《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里又作“女嬉”,《帝王世紀》里又作“修己”,明白是“士”、“志”、“嬉”、“己”這些字音近可以通假的,都是之部字;而橋牛的“牛”也是之部字,“極”是職部字,也都音相近,那麼說“喬結”、“僑極”、“橋牛”是同一個詞的分化,也是很有可能的。“喬結”本是戰國時代傳說中的古帝王名,戰國後期人們給帝嚳、帝舜編造世系,被拉了來當了帝嚳的父親或帝舜和祖父,只是變換了一種寫法而已。
    壚蹕氏、有虞迵(簡文作“又吳迵”)不見傳世典籍,當別有來源。
    

    其中諸家說法最多的是“杭丨是(氏)”,釋讀紛紜不一,原整理者李零先生釋“椲丨氏”,廖名春先生、何琳儀先生、陳立先生以為“渾沌氏”或“渾敦氏”,邱德修先生釋“椲乙氏”讀為“椲鳦氏”,葉曉鋒先生讀為“朱明氏”,張金良先生以為“伏羲氏”,李銳先生認為是“皇覃氏”或“𤝙神氏”,單育辰先生以為“祝融氏”。[5]
    說法如此之多,主要是“杭”、“丨”二字在沒得到正確釋讀的情況下,諸家都是根據讀音來猜測,其中最有啟發意義的是李銳先生的說法,他把杭丨氏與《春秋命歷序》中的古帝王名結合起來,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
    首先是第一個字陳劍先生釋“杭”應該沒有疑義;[6]李銳先生認為“杭”、“皇”古音皆為匣紐陽部,所以讀為“皇”,[7]也正確可從。
    其次是“丨”,筆者認為它是“𠈈”或“細”的初文,《說文》中記載有兩個讀音,一個讀若“囟”,一個讀若“退”,當以讀“囟”為正,“囟”是“細”之音轉(同心紐雙聲、脂真對轉疊韻)。在郭店簡、上博簡《緇衣》、上博六《用曰》和上博八《李頌》中用為“次”,[8]在《容成氏》中也當讀為“次”。
    “皇次”見於漢代的緯書《春秋緯命歷序》(“歷”或作“曆”、“厤”,“序”或作“敘”,下同),或被認為是就是古帝王“辰放氏”:
    1、《春秋命曆序》曰:《洛書·摘亡辟》曰:“次是民沒,六皇出,天地命易以第絕。”(宋均曰:次民沒,民始穴處之世終也;六皇,此下人數者也。)辰放,大頭四乳,號曰皇次屈地勃。(辰放,次屈之名也;地勃,地名。)駕六飛麟,從日月。(飛麟,麒麟獸有翼能飛者;從日月,謂循其度也。)治二百五十歲。(《初學記》卷29)
    2、《春秋命曆序》曰:辰放六頭四乳,在位二百五十年,離光次之,號曰皇談。銳頭日角,駕六鳳凰出地衡。在位五百六十歲。(《初學記》卷9)
    3、辰放,六頭四乳,號曰皇次屈,地勃(宋均注:辰放,次屈之名也。地勃,地名。)(《清河郡本緯書》輯《春秋命歷序》)[9]
    《路史·前纪·因提纪》因用此說云:
    “辰放氏,是为皇次屈,(羅苹注:宋均注《春秋命曆叙》云:‘辰放,皇次屈之名也。’《洛書摘亡辟》以次是民即皇次屈,非也。)渠头四乳,驾六蜚麐,出地郣,而从日月上下天地,与神合谋。古初之人,卉服蔽體,次民氏沒,辰放氏作,時多陰風,乃教民攓木茹皮以御風霜,綯髪閐首以去靈雨,而人從之,名之曰‘衣皮之人’。治二百有五十載。”
    類書因為根據的古書傳本不同,又各有節略,所以文字有許多歧異。上引第1條文字比較全,但里面也有訛誤,比如“大頭”,第2條作“六頭”,因為“大”、“六”形近易訛,《路史》改作“渠頭”,“渠”是“榘”的假借字或誤字,根據《集篆古文韻海》,傳抄古文或以“榘”為“巨”,“榘頭”就是“巨頭”亦即“大頭”。
    這個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號曰皇次屈地勃”一句,根據宋均的注,“皇次屈”是號,“辰放”是名,羅泌作《路史》也沿用了這個說法,可這很可能是宋均讀錯了句子,其中的“屈”當是“民出”二字的誤合,“民”殘泐為“尸”形,又與“出”誤合為一字,斷句應該是“號曰皇次民,出地勃”,“民”可能又為“氏”字之誤,即原文應該是“皇次氏”,
    “出地勃”意思是他出自地勃。《春秋緯命歷序》說古帝王時喜歡說“出”某地,如說人皇是“出暘谷”或“出谷口”,離光是“出地衡”,皇神氏是“出天”,柏皇氏是“出榑桑日之陽”,神農是“出地輔”等等,此處亦不當例外,《路史》此句作“出地郣”,也當是因用這個慣例,但宋均不知“屈”就是“民(氏)”和“出”的誤合,仍然說辰放是“皇次屈”,應該是“皇次民”或“皇次氏”才對。《清河郡本緯書》輯文是抄《路史》,並非《命歷序》原文。
    

    與之有關的記載還有“黃神氏”:
    4、《春秋命曆序》曰:有人黃頭大腹,出天齊政,三百四歲,爲神次之,號曰皇神。出淮,駕六飛羊,政三百歲,五葉千五百歲。(《初學記》卷29.)
    5、《春秋命曆序》曰:有人黃頭大腹,出天齊,號曰皇次,駕六飛麋,上下天地,與神合謀。(《太平御覽》卷906)
    6、《命曆序》曰:皇神駕六飛鹿,值三百歲。(《艺文类聚》卷99)
    7、人皇氏没,𤝙神次之,出於長淮,駕六蜚羊,政三百歲,五葉千五百歲。(孫瑴按:《路史》𤝙神氏在黃神氏之後。)黃神氏,或曰黃𥘯,黃頭大腹,出天齊政,則有官統,三百四十歲,𤝙神次之,號曰黃神。一曰:有人黃頭大腹,出天齊政,三百四歲,黃神次之,號曰皇神,出淮,駕六蜚羊,政三百歲,五葉千五百歲。神皇氏駕六蜚龍,化三百歲。(《古微書》卷13)
    9、黃神氏,或曰黃𥘯,黃頭大腹,出天參政,則有官統,三百四十歲,𤝙神次之,號曰黃神,出淮,駕六蜚羊,政三百歲,五葉千五百歲。(《玉函山房辑佚书》)
    《路史·前紀三·循蜚紀》也沿用了這個記載:
    “黃神氏:黃神氏,或曰黃𥘯,黃頭大腹,出天參政(羅苹注:見《春秋命曆敘》,云:‘出天齊政,則有官統。’),無易天生,無散大璞,按圖正端,是致天極。三百四十歲,𤝙神次之,號曰黃神(羅苹注:見《命曆敘》)。𤝙神氏:人皇氏沒,𤝙神次之,出於長淮,駕六蜚羊,政三百歲,五葉千五百歲。(羅苹注:見《春秋命曆敘》)”
    將第4條《初學記》的引文和第5條《御覽》的引文對讀,可知《御覽》的引文有缺脫,但是《初學記》的“皇神”《御覽》作“皇次”,“飛羊”作“飛麋”,《類聚》引作“飛鹿”,可能所根據的傳本不同而異。
    再看《路史》的文字,羅苹注說都是根據《春秋命歷敘》,但是它里面卻是矛盾百出。先說黃神氏(“黃”、“皇”古字通用,“黃神”也就是“皇神”)之後是𤝙神次之,後面又說人皇氏之後是𤝙神次之;先說了有個黃神氏,之後的𤝙神也“號曰黃神”,黃神和𤝙神都是“黃神”,豈不錯亂?
    看看上引4、5兩條就會明白,“有人黃頭大腹,出天齊政”云云說的是另外一個沒說名字的古帝王,并不是皇(黃)神,在這個古帝王之後的𤝙神(《初學記》作“為神”)才是皇神。《路史》不僅理解錯了文意,還任意編造文字,弄得前後矛盾。同時也可以知道,《古微書》的輯文主要就是抄《路史》,並非《命歷序》的原文,很不可靠。
    其中“𤝙”字據《集韻》是“駏”的異體字,但這個字形古籍罕見使用。從下面說“號曰皇神”可知,這個字當作“拒”,因為“扌”、“犭”形近易訛寫錯了,“拒”是“巨”或“鉅”的假借字,《廣雅·釋詁一》:“皇、巨,大也”,《禮記·三年問》:“創鉅者其日久”,《釋文》、《疏》并云:“鉅,大也”,所以“巨神”一曰“皇神”。
    古稱“天神”又曰“天靈”(《楚帛書》甲篇:“則毋敢蔑天靈”,《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蒙天靈之祐。”),稱“百神”、“群神”為“百靈”(《後漢書·班彪列傳下》:“懷百靈”)、“群靈”(《楚辭·九辨》:“歷群靈之豐豐”),故後來“巨(鉅)神”又演化出來個“巨(鉅)靈”,《路史·前紀三·循蜚紀》首列“鉅靈氏”,放在“黃神氏”之前,此為“後來者居上了”。
    

    這里面還牽扯到一個“次是民”的問題,見上引第1條(《初學記》卷29)。根據這條文字,“次是民”是辰放(皇次氏)之前的帝王,《路史·前紀三·循蜚紀》根據這個記載專門列了“次民氏”:
    “次民氏,是為次是民。(羅苹注:《洛書摘亡辟》注以次是民為皇次屈,非也。)次是民沒,元皇出,天地易命,以地紀(羅苹注:此《春秋命歷敘》文,與《洛書摘亡辟》同。注云次民沒,民始穴處之世終也。六皇者,自此以下辰放氏而始。),穴處之世終矣。”
    首先,《路史》說“次民氏,是為次是民”就很可笑,“是”即“氏”,《容成氏》里的“氏”都是寫作“是”,《大戴禮記·帝系》里亦以“是”為“氏”,均可證。《命歷序》原文當是作“次是(氏)”,因為“是”又或作“氏”,而“氏”、“民”形近易訛,所以有的傳本是寫作“次民”,看看上引第一條《春秋命曆序》引《洛書·摘亡辟》正文里作“次是民”,宋均注卻作“次民”就是明證。古人校書時就是在“是(氏)”下注“民”字,表示有的本子是作“民”;有的傳本作“次民”,就在“民”下注“氏”字,表示有的本子是作“次氏”,後人抄書把注文混入正文,於是有的傳本是“次是(氏)民”,有的傳本就是“次民氏”,其實都是“次是(氏)”的訛謬。大概羅泌看到了《命歷序》的不同引文,有的作“次民氏”,有的作“次氏民”,所以才瞎編予以整齊,說“次民氏是為次是民”。
    其次,“次氏”很可能是從“皇次氏”省略來的,因為古人認為“皇”是個美稱,可以省略,比如上引第1條,本來正文是作“皇次屈”,宋均注文里只稱“次屈”,把“皇”字省了,“屈”是“氏”、“出”二字的誤合,說已見上,很可能就是“皇次氏”。
    五
    從《命歷序》的文字看,皇(黃)神、皇次、次氏是三個不同的上古帝王,但是這三個古帝王以前的古書里找不到相關的記載,他們的來歷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東漢人編造的,一種是根據古代資料記載的古帝王名演化來的,筆者認為後一種可能性比較大,其根據就是上博簡《容成氏》里記載的“杭丨是(氏)”。
    “杭”、“皇”、“黃”音近可通,李銳先生已經說過了,可以無論。
    “丨”這個字,在楚簡里被用為“次”,自然“杭丨”可讀為“皇次”。
    漢代的時候,“丨”又讀若“囟”,與“神”音近,李銳先生已經指出“而從‘朕’聲的‘勝’字,古音與‘申、伸、陳’相通,故‘丨’可讀為‘神’”,[10]則“杭丨”又可讀為“皇神”或“黃神”。
    蓋“杭丨氏”流傳到漢代時,因為讀法不同,有“皇(黃)神氏”和“皇次氏”兩種讀法,“皇次氏”又可簡稱為“次氏”,因為文字訛誤又或作“次民”。
    《春秋緯命歷序》的作者見到這些古材料,就把三者當成了三位古帝王來處理,大約在某資料記載的上古帝王順序里,皇次氏的位置相當於另外某資料里的辰放氏,所以他便說“辰放,號曰皇次氏”;有的資料里次氏(皇次氏)又與辰放氏錯位,在辰放之前,所以他又把次氏作為另外一位帝王放在辰放氏之前,下面接辰放、離光等“六皇”,這都是為了整齊古資料而作的改造,同時也說明,皇次氏很可能并非是辰放氏。
    這種一人分化為數人、數人合併為一人的情況在先秦兩漢間書里很常見,比如帝嚳、帝舜本是一人(神),後來分化為二,於是在戰國時代編排的譜系里,帝嚳成了帝堯的父親,帝舜則成了帝堯的女婿和繼承人;丹朱和驩兜本來是一人,到了戰國時代,丹朱成了帝堯的兒子,驩兜則成了帝堯的臣子,這都是一人分化為二人的例子。太昊與伏羲、炎帝與神農、黃帝與軒轅本都沒有關係,到了漢代的書裡就變成了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這都是被合併的例子。
    要之,上博簡二《容成氏》中的“杭丨氏”應該就是漢代讖緯《春秋緯命歷敘》中的“皇次氏”或“皇神氏”,這個古帝王名一直流傳到東漢時代,被寫入緯書《春秋緯命歷序》,并分化成了皇神氏、皇次氏和次氏三個古帝王,宋代羅泌《路史》因其說,又做了許多整齊和改造。同時也說明,漢代讖緯之書里的內容雖然多臆說偽撰,荒唐無稽,可其中仍然使用了很多比較古老的先秦資料,並非全是向壁虛造。
     
[1] 古帝王之排序,根據單育辰先生的簡序調整及釋文。見單育辰:《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中華書局2016年,25-26頁。
    [2] 黃人二:《讀上博藏簡〈容成氏〉書後》,簡帛研究網2003/1/15.
    [3]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參789-791頁相關通假例證。
    [4]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全集》歷史編1,人民出版社1982年,223-227。
    [5] 諸說均見《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35-45頁。
    [6] 陳劍:《試說戰國文字中寫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諸字》,復旦網2010/10/7. 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276
    [7] 《 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44頁引。
    [8] 王寧:《再釋楚簡中的“丨”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9/7.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0
    [9]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879-880頁。
    [10] 《新出楚簡〈容成氏〉研究》,44頁引。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8月21日16:2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