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南昌西漢墓漆器銘“丹革醜”蠡測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鄔勖 参加讨论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近日,江西新聞網發表了一張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漆器銘文的照片[1]
    
    將銘文迻寫于下:
    祕(?)府䰍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革醜㡀(製)財(裁),用工牢,并直九百六十一。昌邑九年造卅合。
    銘文首字右旁已殘,左旁似是“示”,相關新聞報導指出該墓出簡、牘3000餘枚,且與漆笥同出于西藏閤,則此三十合笥或許就是昌邑國祕府的書笥,所盛的是昌邑國的檔案圖書祕記。文中有不少符合漢代漆器銘一般用法的詞語,如見于《漢律曆志》和傳世新莽量器的“籥”,是常用的計量漆的容量單位;“用工牢”意為用工牢固,與“宜子孫,牢”等語中的“牢”同義;“合”也是常用于漆容器的量詞。
    “丹革醜㡀(製)財(裁)”一句則不太好理解。“革”字與秦漢隸、小篆不合,而更近于六國文字的寫法,如(鄂君啟節)、(包山簡遣策)等,但譌省比較嚴重,失去了上端的“口/廿”形。“丹革”應指丹色的皮革,《禮儀禮·鄉射禮》“韋當”鄭玄注:“以丹韋為之。”“㡀”字讀為“製”,《說文》“黹”字、秦隸“制”字(如里耶簡8·528的)從之為聲旁。“財”字讀為“裁”,在漢代是頗為常見的用法。“製裁”猶今言“製作”、“製造”。從格式來看,“丹革醜㡀(製)財(裁)”無疑屬于描述器物形制、工藝的一類銘文,但其中的“醜”字卻很難理解。這類銘文中常見與“醜”韻近的“釦”字,但“釦”指金、銀、銅等金屬與漆器的嵌釦,皮革顯然無法適用這一工藝。
    皮革在笥上的使用,最可能是作襯裏,馬王堆漢墓中盛衣的竹笥有用黃絹作襯裏的,[2]皮革襯裏則見于漢魏之際的文獻記載。《北堂書鈔》卷一三六《儀飾部》引《魏武內誡令》云:
    孤不好鮮餙,嚴具所用雜新皮韋笥,以黄韋緣中。遇亂無韋笥,乃作竹方嚴具,以帛衣,麄布作裏。此孤平常之用者也。[3]
    《太平御覽》卷七一七《服用部》引此令下多出一句:
    內中婦曾置嚴具,于時為之推壞。今方竹嚴具緣漆,甚華好。[4]
    曹操談到的笥的形制可與此相對照,如方竹嚴具(也應是笥)“緣漆”,即包以漆,與此木笥用漆同制;竹笥以帛為衣囊,用粗布作裏,則與馬王堆衣笥一樣以織物為襯裏;韋笥以“黃韋緣中”,即用黃色的皮革包裹器物內表面,作為襯裏。這似乎可為“丹革醜製裁”的理解提供參考。
    今疑“醜”在此用為“腠理”之“腠”,文獻和漢簡或作“奏”、“湊”。郭錫良先生《漢字古音手冊》歸“醜”在昌母幽部,“奏”在精母侯部,“腠”、“湊”在清母侯部,孟蓬生先生指出,古音幽部、侯部關係十分密切。[5]《儀禮·鄕飮酒禮》和《鄉射禮》有“進腠”,《公食大夫禮》作“進奏”,鄭玄分別注為“理也”、“膚理也”、“皮膚之理也”;《後漢書·郭玉傳》“腠理至微”李賢注:“腠理,皮膚之閒也。”都將“奏”、“腠”解釋為內、理一類的意思。又《續漢書·禮儀志》“題湊”劉昭注引《漢書音義》云:“題,頭也,湊,以頭向內。”是內向之物名為“湊”的例子。“醜”讀為“腠”,其意應與曹操所說的“緣中”、“裏”相近,指包裹在笥的內表面的襯裏。“丹革醜(腠)製裁”,或意為以丹色的皮革作笥的襯裏的製作方法。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11月6日08:55。)
    
[1]《揭開2000年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面紗 發現刻“南昌”字樣文物 》,江西新聞網,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11/04/014424154.shtml
    [2]《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第111頁。
    [3]《北堂書鈔》,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94頁。
    [4]《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3180頁。
    [5]參見孟蓬生:《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係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