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楚汉之争项羽会输的原因是什么?武神在世也要输

http://www.newdu.com 2020-06-1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楚汉之争项羽为何会输?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对于楚汉争霸这段历史,我相信各位亲们都非常熟悉,哪怕不是历史爱好者,也通过很多电视剧、电影了解过这段历史。
    但是,通过电视剧、电影来了解历史,我们很容易陷入导演和编剧自我视角。
    什么叫导演和编剧的自我视角呢?
    也就是为了烘托更具戏剧化和反差性,很容易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弄得极为不和谐。
    也就是历史圈常说的不够客观。
    
    我们看电视剧和电影很容易造成一种观感,就是这个历史人物是坏的,这个历史人物是好的,这就是不客观。
    人人常惊叹于楚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而鄙视于刘邦反复无常小人之心。
    可是我们看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分对错,换句话说,楚汉之争争的是什么?争的是谁来掌管天下。
    这个争不是口舌之争,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争,双方都在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搏斗,何来对错之分?
    你可以说刘邦不择手段,但你不能说这种不择手段就恶心,所谓兵者诡道也,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之前就有朋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说刘邦处处不如项羽,为什么最终能获得胜利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的确,在很多方面刘邦逊色于项羽。我们都知道,刘邦出生于市井,虽然是个公务员,但职位却很小,只是一个亭长,并且烂赌好吃喝,经常口袋空空,靠着吃家里的老本和与寡妇纠缠度日。
    作为一个小小的亭长,自然也没有什么武力值,更别提熟读兵法带兵打仗。
    而项羽则不同,他本身就是楚国大族子弟,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作为世袭大族子弟,又是将门之后,项羽出生高贵,见识远非刘邦可比的。
    我们看两人的差距在史记中的一段就描述的很清楚了,那年秦皇巡游天下,刘邦见了脱口而出,大丈夫该是如此,他对这样的秦始皇充满了崇拜,只敢幻想不敢奢望。而项羽见了却说:彼可取而代之。
    这就是出生决定着理想的差距,对于刘邦而言,吃饱饭喝饱酒有钱赌就是至高理想,而对于项羽来讲却要代替秦始皇成为天下之主才是最高的理想。
    理想的远大不同,自然决定了对于实现理想的路程不同。项羽想要实现理想,是主动性的,他不停招兵买马,招揽各方义士,为理想打下基础。而刘邦则是被动的,天下大乱朋友推波助澜,他只能头皮而上。
    所以在起点上,项羽一开始就站得比刘邦高,所以抗秦前期也自然比刘邦强。
    
    可是刘邦在缺陷之中也有着自己的本事,这个本事是项羽无法拥有的。
    我们看刘邦手底下的人才为什么愿意跟着刘邦干,是因为刘邦懂得放权任用,自己不会干的事从来不掺和,直接放权给比他优秀的人来做,让这些有才华的人能在团队中有参与感,有了参与感才能尽全力。
    而项羽则是太能干了,什么都会,手底下的将领良才们得不到认可,什么都是项羽决定,没有商讨的空间。因为太厉害了,所以下面的人得不到发挥的空间,做起事来自然不能尽心尽力。
    比如我们说韩信,韩信号称兵仙,在没有带兵打仗之前就已经展露了天赋,当然,只是口头上的天赋。
    最初韩信入项军,但却得不到项羽的信任,因为项羽认为靠自己的战术也能取胜,不必采用韩信之法。作为了团队中的一员,领队的太厉害了,很容易使下面的人无法获得机会,从而韩信出走也是迟早的事情。
    韩信此后也很清楚,他在项羽的军中根本无法施展抱负,因为项羽有能力,他不需要别人告诉他怎么打仗。
    
    但刘邦却不同,刘邦对于如何打仗根本就不通,所以韩信直接投奔了刘邦。当然,刘邦对于韩信一开始也不信任,但是他相信萧何,萧何认为韩信可用,刘邦也不管韩信有没有证明过自己,直接将大军交给韩信。
    这里最能体现刘邦的厉害之处,韩信当时最高职位是项军中的执戟郎,他跑过去跟刘邦说自己能带兵击败项羽,换做任何人是刘邦也不会信,刘邦自然也不信,但他信萧何,他认为萧何看人不会错,这就够了。
    大家想想,把大军交给一个曾经只做过执戟郎的人,这得多大的勇气啊?但刘邦咬咬牙依旧下了这个决定。
    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靠着韩信,刘邦这才有了和项羽争锋的资本。
    很多人说刘邦打赢项羽就是靠韩信,打赢项羽的确是靠韩信,但韩信历史留名也是靠刘邦,两人只是互相成就,不是单方面的谁靠谁。
    而回到问题的关键,项羽之所以败,并不是他不能敌刘邦和韩信,而是大势所趋。
    这个大势听起来有些玄幻,所以要解释一下,楚汉之争的大势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扫平了诸侯,让中华文明从诸侯天下归一,让天和下真在组合在了一起。
    但项羽没有想要成为秦始皇,而是想成为周天子,在灭秦之后,他大肆封王,自居楚霸王。春秋历史上有五霸,也就是名义上的诸侯之王。
    项羽的野心就在这儿,他没有考虑到历史进程的走向,天下到秦始皇这已经统一了,但是他想开倒车,重新回到诸侯天下,这和大势是所违背的。
    而刘邦虽然起点低,但他此后奋斗的路线就是一统天下,这就是大势所趋,这就是正确的历史走向。
    所以我们说,在大势的面前,刘邦无疑是占优的,这也是他赢更符合历史走向,更容易赢取民心的原因。诸侯并立意味着战争会持续爆发,但民众已经不希望战争了。
    当然,在项羽身上还有别的缺点,比如韩信对他的评价说: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项羽有很多次机会能杀刘邦,但最终却多次放掉了刘邦,让刘邦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我们反观刘邦,虽然嘴里说仁义,但骨子里脱离不了市井多年磨练出来的腹黑手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