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三国期间,孙权为何在称帝之后还要迁都建业?

http://www.newdu.com 2020-07-23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决定的。
    孙权曾根据形势需要短暂地建都于武昌,是基于219-228年特殊的形势做出的务实调整。
    不过,当形势回归常态后,孙权还是回到了历史的常态——迁都建业。
    定都金陵是“南朝”常态
    荆、扬二洲,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宋书.何尚之传》
    从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南方政权多是定都于金陵(包含这种历史名称),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南朝的重心有两个:荆州、扬州。
    如能像刘表一样全据荆襄,则荆州经济比江东好。
    正常情况下,唐代以前,荆州的经济比扬州要好。
    但是,当南北对峙,尤其沿长江对峙时,情况就不同了。
    荆州最为富庶的江汉平原,在长江以北。对于以长江天险自守的南朝来说,江陵以北,不论名义上归属于谁,都是很难有效控制的。
    如此,南朝能稳固统治的荆州地区,其实只有南郡及荆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南地区经济都不太发达,要以半个荆州为重心统治南方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以扬州财赋为本,治理南方是南朝的常态。
    

    与此同时,沿江对峙时,一旦北兵耀兵于江北,武昌等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相比之下,在大运河开通之前,金陵地区的水系则极为复杂,即使北兵渡江,在金陵附近连一块展开大军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晋灭吴时,即使吴已经奄奄一息,已经渡江的王浑仍然不敢攻建业,一定要等顺江而下的晋军前来解决问题。
    孙权都武昌是特殊环境下的选择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击南郡时,孙权即已抵达荆州。
    在称帝前,孙权一直在公安。
    无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或是维持稳定,这都是孙权必须作的。
    

    1、维持稳定。
    孙权所袭的南郡、武陵等地,久属刘备。刘备、关羽在此颇得人心。而自刘表时期开始,孙权即与当地多年争战。
    因此,孙权必须亲自坐镇,稳定相关地区形势,消化战役结果。
    2、防御:照顾两头。
    吴蜀闹翻后,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孙权又必须防备北方曹丕南下。
    孙权治于武昌,可以照顾荆、扬两个战场。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得当的。
    夷陵之战,孙吴击败了刘备;不久,孙权又挫败了曹丕三道伐吴。
    连番大战,孙权应对得十分从容。
    3、进攻:荆州是争夺焦点。
    三国时期,吴魏争夺的焦点一直在淮南,唯孙权称帝前后例外。
    这是因为:此时的荆州,魏、吴的统治都不稳固,是双方趁虚而下的焦点。
    经过关羽北伐,荆州北部已经残破不堪。曹丕甚至一度放弃襄阳。吴魏在襄阳发生过易手。
    吕蒙在白衣渡江前,策划的局面是:吕蒙自己坐镇襄阳,虎视北方。
    因此,孙权坐镇荆州,可以说是继承了吕蒙时期的思想,以襄阳为发展目标,进行北伐。
    可以说,在219年-228年,无论是维稳还是防守、进攻,孙权都必须坐镇武昌,以寻求机会。
    迁回建业:形势改变
    可是,形势很快就变了。
    1、荆州方向国防压力顿减。
    (1)、吴蜀和解
    蜀国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东吴基本上可专心对北作战。
    (2)、曹魏无力威胁江陵。
    曹丕三道伐吴时,江陵朱然能战之兵只有5000,而曹丕集结了曹真、张郃、夏侯尚大军来攻。
    可是,东吴在没有调动陆逊军的情况下(吴蜀尚未和解),即挫败了曹丕的攻势。
    此后,曹丕两次伐吴,重心遂转到了东线。
    可见:曹丕也认识到,在荆州方向很难形成突破。
    而在吴蜀和解后,魏国要突破江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再是魏国的主攻方向。
    

    2、荆州方向攻势受挫。
    226年,曹丕去世,孙权趁机北伐,重点放在了襄阳。
    可是,孙权、诸葛瑾两路悉数败得毫无悬念。
    相反,227年,在淮南方向,孙吴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军将帅甚至提议趁机大举北伐(被陆逊劝阻)。
    因此,此后,孙权调整攻略方向,仍以合肥为目标,组织攻势。
    3、稳固根本。
    孙权称帝前,完成了江东政权的本土化。
    孙权以顾雍、陆逊等江东大族担任最高政治、军事长官,以换取大族的支持。
    因此,如何处理好与江东大族微妙的合作关系。既能妥善利用,又能有效控制江东大族,成了孙家维持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
    因此,迁回建业,是加强对江东大族的控制,稳固根本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长期建都江东,还是短暂地治于荆州, 都是孙权根据现实需要做出的务实选择。
    孙吴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与孙权的务实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