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晚清时期慈禧掌握大权 慈禧为什么会怕固伦荣寿公主

http://www.newdu.com 2020-09-14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固伦荣寿公主和慈禧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1854年,固伦荣寿公主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她本是恭亲王奕欣的长女,在雕梁画栋的恭王府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辛酉政变”后,慈禧掌握了宫中大权,为了报答鼎力相助的恭亲王奕欣,除了封奕欣为议政王和军机大臣等要职外,又将他七岁的长女接进宫中,认做自己的干女儿,并晋封为固伦荣寿公主。慈禧没有女儿,故将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荣寿公主十二岁时,慈禧就为她选好了夫婿。这个男孩子叫志端,是满清王公景寿的儿子,博览群书,温文尔雅,为人很是亲切随和。
    荣寿按照慈禧的懿旨,在公主府建成之后,就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
    荣寿对志端情有独钟,小两口互相体贴,恩恩爱爱,日子过得舒心又惬意。
    这段时光,应该是荣寿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了。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对荣寿知冷知热的志端,在结婚五年后,因一场疾病,撒手离开了这个世界。
    

    只有十七岁的荣寿,一下子成了寡妇。没有一儿半女,可以陪伴她。她的日子,朝看太阳东升,暮看晚霞西坠。除了孤独寂寞,还是孤独寂寞。
    漫漫长夜,有多少次,她都是在梦中哭着醒来的。
    慈禧得知情况后,怕她一个人在公主府,再把自己憋屈坏了,就让她搬回了紫禁城。
    荣寿公主本来就相貌平平,不喜化妆,现在又没了丈夫,更加没心情打扮自己。她每日只简单洗把脸,连护肤品也懒得搽,经常是素面朝天。和宫廷里那些争奇斗艳的女人站在一起,越发显得肤色蜡黄,憔悴不堪。
    

    荣寿心情不好时,常爱骑马去宫外的荒草甸子上散心。此时,她不需要人陪,就一个人静静地信马由缰。她希望她的志端在天上能够看到她,看到她的孤独寂寞,她的思忆追念。
    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郁闷,荣寿托人找来笔墨纸砚,自己练起了书法和绘画。别说,由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渐入佳境,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尤其是她的绘画,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和瑜贵妃的山水画,被宫人并称“宫闱二妙”。
    随着年龄的增长,荣寿在复杂的后宫中,历练得更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她为人和善,处事公允。善言词善应酬,外表沉静不张扬。她除了讨厌太监李莲英,剩下和宫里的其他人,都相处的十分融洽。
    

    由于她从小在皇宫长大,熟知皇宫各种礼仪。王公大臣的夫人,想要拜见慈禧太后,都要经过她亲手安排。就是外国使节的夫人进宫,也需要她出面接待作陪。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交给她去做,她都能给做得尽善尽美,不出半分差错。
    慈禧在宫中,谁都不相信,就相信她。
    王公大臣也知道她的份量,对她都很敬畏。
    荣寿严守封建礼教,她认为作为寡妇,不应该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从不穿华丽的衣服,她也看不惯慈禧花红柳绿的。
    有一次,荣寿来看慈禧,见慈禧穿着一件花团锦簇的大氅,正在镜子前孤芳自赏,忍不住快言快语地就念叨开了:充其量,你就是一个清朝的老寡妇而已,还有心情将自己打扮得妖妖冶冶的,你就不怕给人家留下话柄啊?
    

    荣寿的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由此可见一斑。慈禧多不可一世的女人,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非拖出去乱棍打死不可。可从荣寿嘴里说出来,慈禧非但不恼怒,还笑呵呵地嗔怪道:你个小丫头骗子,管天管地,还管到老娘头上来了,好好好,我听你的,不穿就是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慈禧边说,边脱下了那件华丽无比的大氅,吩咐宫女,挂到了大衣柜里。
    从那往后,慈禧就做下了病根,这个不知道怕为何物的老佛爷,居然就怕起了荣寿。怕她的直来直去,想啥说啥,不留情面。每次听说荣寿要来,她都要特意换上一件相对朴实的衣服来穿,妆也不敢化得太过分,珠宝首饰也不敢多戴。连贴身宫女都在背后直感叹,说这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放眼整个大清朝,咱们老佛爷怕过谁呀,可就怕荣寿公主,也真是奇了怪了。
    

    那些年,光绪在慈禧的高压管制下,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荣寿每当看到光绪,都为这个胸有大志,却郁郁寡欢的年轻人心酸不已。
    光绪变法维新失败,处境十分危险。正在气头上的慈禧,原打算要处死光绪。此时的荣寿正在去热河省亲的路上,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调转马头,连夜赶回西苑,跪着请求慈禧息怒,放光绪一条生路。
    慈禧要荣寿不要掺和这事,荣寿就是不听,跪在那里,苦口婆心地劝说慈禧,无论如何要宽恕光绪这一回。
    慈禧无奈,只得饶光绪一命,宣布暂时将他囚禁在瀛台。
    事后,慈禧觉得荣寿来得这样快,一定是有人从中告密,还追查了一阵子,也没追查出个子午卯酉来,只能不了了之。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荣寿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乡下。她和乡民们互相照应,挤在简陋的屋子里,忍受着蚊虫叮咬,吃着粗茶淡饭。这段时间,她深切地体察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不易,内心变得更加悲天悯人,同情弱者。
    八国联军撤走,荣寿重新回到皇宫后,当听说珍妃已经不在了时,她心疼得直落泪,逢人便说:我对不起珍儿,我没有保护好她!
    她找到崔玉贵,将崔玉贵骂了一顿。
    崔玉贵一脸委屈,说我将珍妃投进井里,实属情非得已,老佛爷让投的,我敢不投吗?
    荣寿又去找慈禧,慈禧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带着她往西走吧,她是带罪之身。不带走,让洋人给糟蹋了,大清颜面何在?
    人死不能复活,荣寿只好做罢。
    

    时光就这么一天天流淌着。
    后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也驾崩,前后只差一天。荣寿哭着去吊唁。只见皇帝和太后的尸体一左一右,停在床板上,还未装殓。王公大臣们都在忙着立嗣的事,太监们在那手忙脚乱地瞎忙,但不知丧葬礼仪又没有主心骨。
    荣寿看到这种情况,勃然大怒,她立刻驱车出宫去找人。
    在她的多方奔走和斡旋下,“治丧委员会”很快就成立了起来。
    荣寿知道皇后怯懦不谙事体,摄政王散淡不爱操闲心,小皇帝才三岁,谁都指望不上。她当仁不让地充当起了调度人员,将光绪和慈禧体体面面地送到了陵园。
    清朝灭亡后,荣寿离开了皇宫。
    

    民国建立后,荣寿深居简出,但在满清遗老遗少中的威望,依然不减。有不少生活没有着落的人,去投奔荣寿。她仁厚和蔼,拿出一些本钱做生意,收留和帮扶了不少落难之人。
    1924年,荣寿走完了七十一的人生旅程,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荣寿虽然是让慈禧最忌惮的女人,一生受人敬重,衣食无忧,但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死了丈夫,一辈子无儿无女。作为女人,她没有品尝到做母亲的快乐,没有儿孙绕膝的幸福。她的人生是残缺不全的,是一个苦命女子。更可悲的是,她的坟墓因无人看守,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解放后,因要修建水库,坟墓更是被拆得一块砖也不剩。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纵使是金枝玉叶,清朝最后一个公主。在社会变革的风浪中,也难免不随波逐流,只给后世留下一个凄美的传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