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学正统论的形成及饶氏研究的意义 正统论既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历史观,又是史学活动的修史依据,是对政权丛生、错综复杂的王朝兴衰的一种判断和看法,也是修史时对纷乱如麻...
杨世宏、朱颖洁在《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刊发文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包括了四个方面:1.从实践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
钱穆先生是当代中国史学界的卓然大师,今年(2015年)八月卅日,不幸在台湾病逝,享年九十六岁。钱先生学识渊博,著述等身,治中国史七十馀年,在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邵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发表文章《文明形态观刍议--兼评唯物史观的合理性》谈到:文明形态史观从宏观维度考察社会形态发展,它的结论是以价值判断为中心,描述的...
在中华民族的航海史和对外关系史上,明初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郑和七次奉使下西洋是值得浓墨重彩的辉煌历程,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历时不久就因...
周妤在《求索》2004年第8期发表《论历史时间》的文章,从历史时间观念的演绎、历史时间的主客观范畴、历史学时间和历史学家的时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哲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时间问...
赵澜、赵坦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文章:《试论历史学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所在》提到:历史学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作用,大大超越了以往简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
1978年12月,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教职工宿舍去看望费孝通先生,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并且专门谈到我父亲潘光旦...
程光泉在《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发表文章:《后现代性和历史学的焦虑》认为:尽管人们对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性有多重理解,但具体深入地分析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现...
在19世纪末的近代历史时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无论在各自国家的历史还是在中日两国的双边关系上无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关他们两人的研究分别成为中日两国近代历史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