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唐顺之的主要史学代表作是《左编》和《右编》。《左编》主要编录历代君臣事迹,在编纂体例的设计上独具匠心,对相关史料有目的地进行取舍剪裁。在记事的同时,往往还...
内容提要: 现知“敦煌学”一词于1925年由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最早使用,但影响不大。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亦自创此词,遂使斯学在学术界广为人知。敦煌学的空间...
十卷本《战国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的完成,是先秦史乃至中国古代史领域的一件盛事。犹记得十年前我的一次不经意撮合,竟促成了中国先秦史学界老中青学者的战国史研...
【考古中国】 中华5000多年文明究竟只是传说,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中华文明是怎么起源、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这是事关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文明史研...
摘 要: 姚鼐是清代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虽以诗文名天下,却在所作笔记、传记以及文集中,蕴含了丰富的史学思想。纵观姚鼐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讲天命、更重人事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史学家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历史学的面貌,因而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被反复提及和强调。比如,我国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学家应具备“才、学、识”三...
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实践创新必...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孙美娟)10月20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内容提要: 唐宋之际,诸多民族汇集交融于敦煌河西地区,多方政治势力交织,地域政治主导权或丝路经济控制权在粟特、吐蕃、回鹘、汉族等民族中交替或并存,为这一时期敦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