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会通”这个概念,哲学书、文学书和历史书中都出现过。如《周易·系辞上》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孔疏释“会通”为“会合变通”...
2003年3月17日,美国研究黑人史的著名史学家赫伯特·阿普特克在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去世,美国许多报纸都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该年3月20日的《纽约时报》称他为“...
随着中国考古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的进步,以及中国考古学日益开放的步伐,用中国的考古材料重建有血有肉的中国古代历史,既是中国考古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们对世界文明发...
《春秋》为儒门六经之一,也是孔夫子一生事业之象征。作为中国文化之圣人,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述而不作”,然而与《诗》《书》《礼》《乐》《易》五经乃上古文献整理之结果...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研究实践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实现途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新的学科。近些年来这一学科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科研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这样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事此项工作的学者,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
历史分期是历史编纂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们对历史分期问题的关注因为对世界历史的兴趣而日益增长。① 在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过程中,“历史分期是为古往今来的历史进程,确定什么...
2013年11月,在正式出版的在线综合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中国云南师范大学张虎才教授联合多位中外专家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最早管理黄牛(cattle management)的文章(题...
作为我国20世纪上半叶史学界的学者,张星烺以汇编中西交通史料而享有盛誉。他出版于1930年的史学巨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不仅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且确立了“中...
我们亟须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下,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系统、全面地追踪和梳理西方学术的流变与演进,以理性的态度对之作批判借鉴,从批判借鉴不断升华到自主的学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