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

《春秋》为儒门六经之一,也是孔夫子一生事业之象征。作为中国文化之圣人,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述而不作”,然而与《诗》《书》《礼》《乐》《易》五经乃上古文献整理之结果不同,《春秋》一经,虽有传世文献为历史依据,却是寄托着作者人生理想的经典之“作”。传统的《春秋》之学,在儒家学术门类之中,极其特殊,也最为难治。两千余年来,论争从未间断。其中《春秋》一书之性质,又是各种学术纷争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今文学派认为:“《春秋》是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1]2古文学派则本“经承旧史”说,认定《春秋》是据“旧章”而传“述”的史著,[2]14缘此而走向极端者,甚至有“断烂朝报”之说[3]10550;徘徊于两派之间的折衷之论,亦难获多数学人认同。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传统经典解释的固有思路,关于《春秋经》性质之认识,也随之发生转变。最为流行的进化观点认为,《春秋》仅是“略具雏形”的早期编年体史书;另一种观点,则将其看成“政治学”或“政治哲学”著作。虽然中西学术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简单类比与过度阐释,均会伤害《春秋》文本原义,但近百年的历史已然证明,中西学术之深层对话,不仅可为华夏固有学术难题之解决找到参照方式,也是传统学术资源开掘的重要途径。文化史视野中《春秋》一书之性质的重新审视,即是以中学与西学、古典与现代贯通之方式重新诠释这部华夏经典的一次尝试。
    一、《春秋》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人类各民族对于自己历史与文化之整体反思,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条件:一是历史演进过程中巨大的社会文化变动;二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接触与交往;三是基于前两者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西方,这样的历史机遇,晚到18世纪才真正出现。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转型,对外殖民扩张及对异域世界了解的加深,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民族文化意识的明确,不仅导致近代历史学科之产生,也促进了文化史观的形成。换言之,直到近代新史学出现,文化史研究的历史前提才得以具备。
    华夏民族文化之早熟,是人类文明的特殊现象。相对于西方,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与文化作整体反思的条件,早在二千多年前即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即已具备。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崩,史称东周。因《春秋》一书所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之历史,与东周历史阶段大体对应,这一时代又被称为“春秋”。春秋时代,乃中国上古历史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政治体制之转型,民间社会之变迁,学术流派之纷争,中原与周边民族之冲突,既是时代的总体特征,也是《春秋》一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发祥于尧舜时代的华夏农业文明,演进至周代,逐渐进入繁盛期。以周公摄政为标志,具有华夏特色的成熟的礼乐制度,开始规范化。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衰颓期。此后的周王朝,王室力量日渐衰微,逐渐丧失控制政权的能力。“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棁,八佾舞于庭,雍徹于堂”[4]3681,乃是当时现实之写照;诸侯挟持周天子,大夫放逐其诸侯,家臣反叛其大夫,亦是“礼崩乐坏”之反映。
    “礼崩乐坏”的社会表现,是井田制的瓦解与大规模土地兼并的展开。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与私田的增加,使得以国有土地制度为基础的井田制土崩瓦解。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税,成为历史的选择。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对于此种“非礼”举措,《谷梁传》评曰:
    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于民为已悉矣。[5]204-205
    井田制的破坏,带来经济体制的变革,也造成社会动荡与文化失范。《汉书·货殖传》云:
    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谊大坏,上下相冒,国异政,家殊俗……[4]3682
    所谓“国异政”,恰是“家殊俗”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礼乐制度的解体与民间社会的剧烈变动,学术体制也开始发生变革。“乱世则学校不修”[6]313,是官学衰败的实际说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1366,则是官方学术垄断地位被打破的真实记录。《庄子·天下篇》云: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7]1069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