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6)

“有志《春秋》之业”,首先体现于对《春秋》精神“大义”的继承与发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
    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13]510
    可见《春秋》之于史书撰写的影响,在司马迁之前即已发生。《史记·太史公自序》又云: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13]3296
    司马迁是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开创者,《史记》所反映的本于《春秋》的“兴灭继绝”“尊王攘夷”之“正统”观念,也是此后历代正统学者著史的精神依据,其影响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清末民初史学家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是近代章节体史书的代表之作,是书“受今文经学的启示”极大[26]530。柳饴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绪论”中云:
    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吾书欲祛此惑,故于帝王朝代,国家战伐,多从删略,惟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而列举之。[24]7
    表现“民族全体之精神”之取向,同样本于《春秋》。陈寅恪先生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标准的“政治史”著作,却以“种族与文化”为结构全书“史实”之关键[27]183。陈先生晚年所著之《柳如是别传》,更是一部贯穿着《春秋》精神的民族文化“心史”。以通史形式出现的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同样是一部承载着《春秋》大义的民族兴亡史。此亦可证文化史著之判定,不仅要看撰写体例、取材范围,更要自本质观。
    《春秋》书法对于后世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取材,以政治与军事为主,兼及典章、习俗、礼乐等内容,与《春秋》极为相近。欧阳修之《新五代史》,“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则“仰师《春秋》”[28]序。《新唐书》在观念上延续着《新五代史》的思路,薨、诛、杀、死等科条的确立,更是继承与效法《春秋》书法之突出案例。
    关于《春秋》著作体例的模仿,也不乏例证。《资治通鉴》之书写形式,是《春秋》编年体例的直接继承。朱子的《资治通鉴纲目》,近世学术影响巨大,其著作体例,同样本于《春秋》经传。完全模拟《春秋》体例之著,以隋代王通之《玄经》,最为典型。
    作为以治国安天下为价值取向的儒家经典,《春秋》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胡传》云:
    《春秋》见诸行事,非空言比也。公好恶则发乎《诗》之情;酌古今则贯乎《书》之事;兴常典则体乎礼之经;本忠恕则导乎《乐》之和;著权制则则尽乎《易》之变。百王之法度,万世之绳准,皆在此书。[23]纲领
    后世“百王”之法《春秋》,自汉武帝始。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氏儒学的核心,即是《春秋》公羊学。《春秋》为汉人制法,虽是当时学者的附会,然其思想影响了汉代政治实际,却是实情。以《春秋》断狱,是学术影响政治的典型例证。本于《春秋》的“德主刑辅”精神,也为此后2000余年的历代统治者所效法。“魏晋时期,君主宣谕,臣子进谏”,“多引《春秋》之义”[29]277。唐人以《春秋》“议政”虽不及前代明显,然以《春秋》“议礼”的作法,与汉人的《春秋》学取向完全一致[29]369。
    作为以“朝章国事”为主体内容的史书,《春秋》对于民间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不像学术与政治那样直接。然中原社会生活方式与华夏民族习俗传统的形成,很难与《春秋》礼乐精神教化与礼乐制度规范分开。《春秋左传》云: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2]126
    可见“经国家,定社稷”,必然要“序民人”。《唐律名例疏议释文》云: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30]1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