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2)

“道术将为天下裂”,正是时代发生重大变革的学术体现。与华夏社会内部之历史变革相对应,中原与周边民族的冲突,是春秋时代之另一形势特征。早在夏代之前,中原即成为天下文明的中心。《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2]1641,即是当时现实的反映。延至商与西周,华夏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至西周末年,局势骤然改变。此时戎狄起于西北,吴越兴于东南,内外夹击之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幽王之被杀,即与戎狄叛乱直接相关。《春秋左氏传·昭公四年》云:
    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2]1202
    由此平王避戎难东迁,从而进入了东周。东周以降,随着列国内乱的加深,四夷侵扰更加严重。《春秋》鲁僖公四年经文云: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8]212
    《公羊传》释曰:
    师在召陵,则曷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8]212-213
    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正是当时华夏中原与周边严峻形势之真实写照。
    内忧外患交并的时代,也是思想与文化活跃的时期。国家正统意识的产生,民族观念的形成,历史意识的觉醒,即是《春秋》一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国家统绪意识或国家正统意识,是上古时代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夏、商、周三代,均以中原地区为政治中心。王朝依次更替,国家统绪意识即“中国”正统意识则一脉相承。何尊铭文载:“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①。周代商而“奉天承运”,正是华夏正统意识传承不断的证明。春秋时代,伴随着中原华夏与周边“四夷”交往的日益加深,“中国”正统意识进一步强化。
    “中国”意识的强化,也促成了民族观念的形成与“族类”意识的觉醒。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是中原与周边政治形势的具体反映,也是民族文化忧患意识的深切表达。如果说“兴灭继绝”,是纵向思考的结果,“尊王攘夷”,即是横向推考的结论。“尊王”与“攘夷”,正是华夏民族意识觉醒的集中体现。
    民族文化的延续,离不开历史的传承,民族文化之“枯而复生”,也与历史之存续息息相关。中华古国,特别重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早在二帝三王时代,即开始“有册有典”[9]426。至春秋时期,历史传承意识已十分成熟。所谓“史官文化”,即是对上古历史的高度概括。
    “天子失官”,学归民间的现实,加深了士人的文化传承意识。历史巨人之志业,反映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特殊反映,时代愿望的集中表达。《论语·卫灵公》云: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10]215
    《论语·八佾》云: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10]33
    从表面看,两段文字所体现的,均是孔子的文献传承之忧;本质上观,则是民族文化存续之忧。《论语·子罕》曰:
    子谓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0]113
    朱子注“斯文”曰:“盖礼乐制度之谓。”[11]36由文王创建,代表着三代文明之最高成就的西周,是孔子心中的文化盛世。“天之将丧斯文”,是文明衰落的哀叹,是时代意识的反映,也是时代精神体现者文化传承之忧的深切表达。《孟子·滕文公》云: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12]17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