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非粘性的小米,俗称为“谷子”,又称为“禾”、“稷”等。粟为百谷之长,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又往往作为各种粮食和谷物的统称或代称。 根据考古发现来看,咸...
邯郸大北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的西半部和西南部。原为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大北城为郭城,其西南的三座品字形小城为宫城。史料记载,宫城在秦汉之际被毁,秦汉时期的遗址在大...
陶文是刻写、捺印或书写在陶器表面的文字,多在制陶器坯时刻印。因此,它的内容主要与陶器的制作和使用有关,以陶器的制作地点、作坊名称、陶工名称及数量等为主,文字较少,...
汉代官私印章存世数量较大。西汉早期,官印与秦代有相似之处,很多仍存田字格。大约在惠帝后逐渐定型,呈现出素面无格,无边框,仅用篆书阴刻,字体匀称方正的特征。形制以正...
陕北高原汉时属上郡,汉武帝击破匈奴之后当地社会局势比较稳定,东汉政府加强经略,顺帝永和五年,为避羌乱,郡治南迁。陕西高原西汉墓材料发表很少。 宁夏东北隅的盐池至陕西...
汉代陶文数量较大,种类较多,在各地的汉代建筑及其墓葬等处均有发现。主要类型有瓦当、文字砖、陶器书铭、刑徒砖铭、砖志等。 瓦当出现时间较早,西周时期就已经出土,西汉时...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平折向外,上立粗壮的两耳,双耳略外撇,颈部略收,腹部微鼓,腹下与底交界处置三蹄足。蹄足较粗,等距矗立,中段均略收,足的断面作多半个圆...
2004年,重庆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常德市博物馆等3所高校和考古单位对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将军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该墓群发掘面积为30450平方米,清理出汉至六朝时...
秦汉长城以南的老哈河上游和大小凌河流域,大致属于秦汉右北平和辽西郡地。这一地区发现过秦军遗留的三晋铜戈和秦代陶量、铁权,西汉遗存也比较密集。两汉之际汉朝郡县向南收...
徐州市汉代采石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南部,遗址的时代为西汉时期,下限不晚于东汉早期。2004年5月在基建时发现,徐州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地层简单,但采石遗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