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北平和上海地区因为有着巨大的“文化市场”,吸引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汇聚于此。他们以中共领导的相关文化组织机构为中心,开展...
摘 要: 考察陈垣先生何以能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的一个新维度,就是深入分析他如何在时代推动下吸收新的智慧,不断开拓奋进。我们从其青年时期如何勤奋学习和矢志追求,从其既...
摘要: 白寿彝先生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对刘知幾和马端临史学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得出的重要理论启示是:...
摘要: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他早年投身于朱子研究、回族史研究的古籍整理和历史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
摘要: 梁启超的“新史学”与顾颉刚领导的“古史辨运动”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学术关联。在“古史辨运动”兴起之际,顾颉刚受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历史上中国民族之...
摘要: 张荫麟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存在一个转变过程。1933年,他在《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一文中确实批评了唯物史观,但他批评的主要是那种认为人类历史具有普遍规律的观念,而...
摘要: 日本“东洋史”学家对中国史学及其学术方法做出不同的判断与评价。内藤湖南最早在京都大学开设“中国史学史”课程,高度肯定了中国史学传统及其方法论上的现代价值,是...
提要: 新中国初期(1949—1955年),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艾思奇创立了简明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并以之讲述中国社会发展史,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
摘要:意识形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具有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作用。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历史观,价值虚无主义,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消解...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初中与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均明确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为此,中学历史教学需先搞懂弄清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