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甘肃舟曲多民族“婆婆信仰”民俗研究(4)


    五、结语
    迁徙到舟曲地方的民族,在历史上不断将迁出地的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带到舟曲,并与当地少数民族及其他地域的移民产生互动与交融,“婆婆信仰”即是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彰显着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的场景。巧合的是,“婆婆信仰”移植到舟曲后,与古羌人遗留下来的周室三母信仰成功地进行了嫁接。老百姓这种传宗接代、子孙繁衍的朴素愿望成为该地区不同民族“婆婆信仰”的产床。
    “婆婆信仰”在流传中,通过不断向藏传佛教学习,吸收其精华,其体系更加完备。其神职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饱满,从单一的迎生求子、送子扩展到保佑平安、祈福禳灾等,“婆婆”也成为无所不能、包容一切的大神。加上婆婆庙建筑华丽,有“许愿灵验、多次显圣”的传说为其张目,更平添了人们对“婆婆”的崇信,致使“婆婆”的信仰者不断增加。“婆婆信仰”已经成为舟曲汉藏等各族群众最重视、参与度最高的民间信仰民俗了。
    参考文献:
    [1]闵文义.苯教及其自然崇拜在甘南白龙江流域的遗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0(4):24.
    [2]闵文义.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33.
    [3]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以舟曲地方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4]闵文义.东迁蕃民与舟曲藏族[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3):88.
    [5]尹伟先.维吾尔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J].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93.
    [6]尹伟先.桑哥族属问题探讨[J].民族研究,1998(3):80-83.
    [7]田而穟.岷州志:舆地下[Z]//高国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卷39.兰州: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1990:81.
    [8]武沐.岷州卫:明代西北边防卫所的缩影[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2):38
    [9]郑炳林,马振颖.舟曲金石叙录[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
    [10]明武宗实录[Z].刊本.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
    [11]栖霞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栖霞县民间文学集成:第一集[M].栖霞:栖霞县教育印刷厂,1989:60-62.
    [12]刘献廷.广阳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7:130.
    [13]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138.
    [14]马晓燕.论舟曲的生态环境与移民开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2):55.
    [15]张廷玉.明史:食货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84.
    [16]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7.
    [17]许容.甘肃通志:卷12:巩昌府[Z]//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381.
    [18]欧阳询.艺文类聚:卷15:后妃部[M].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9]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卷135:皇亲部[M].北京:中华书局,1960:657.
    [20]冀昀.尚书[M].北京:线装书局,2007:129.
    [21]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1.
    [22]韩伦注.诗经[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23]章太炎.检论:序种姓上[M]//章太炎学术论著.刘凌,孔繁荣,编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0.
    [24]傅斯年.姜原[M]//傅斯年.傅斯年史学论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25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