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我国发展人类学学科的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5:11:4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周大鸣 参加讨论
摘 要:人类学是当今世界强国和世界强校普遍设立的一门学科。人类学自近代传入中国以来已逾百年,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学科发展几起几落,至今还未在官方规定的学科体系内明确自身的地位。这一问题已成为人类学发展的一个巨大阻碍[1]。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在迈向强国的进程中,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这一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他者社会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了解。为此,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加强基础性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情,从而促进中国日益强大,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关系网络进一步向世界体系深处延伸。 关键词:人类学; 学科定位; 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移民与都市化、族群区域文化等。 一、人类学是强国、强校、强人之学 (一)作为强国之学的人类学 人类学是强国之学,而作为“强国之学”的人类学有两层含义:其一,人类学乃作为强国之必须。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欧美各强国,均对人类学极其重视。其二,人类学乃成为强国之必须。人类学在人文社科学科诸领域以其独特的广度独领风骚,为诸学科之最。其对于人类社会独特的观察方式与理解方法一直以来为人文社科领域所公认,也是最具研究深度的学科之一[2]。 人类学的学科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的欧美各国,基于作为强国的现实需要,纷纷创办人类学专业、培养人类学学者,自此人类学在欧美各强国确立了其独立的学科地位。一批批教师与专职研究人员被培养出来,奔赴世界各地开展研究。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学的最终形成,与欧美列强的殖民主义全球扩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世纪前的学科分工里,人类学一直被定位是研究“原始社会与异文化”的专业学科。随着世界性的民族独立运动与旧的殖民体系的崩溃,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也出现了历史转变,即对于“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伴随着人类学学科定位转变,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从过去的前工业社会,逐步扩展到前工业社会与现代都市社会并重。在人类学过往的发展进程里,逐步形成了属于人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综合性研究为学科特色。人类学通过学科特有的田野工作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特色的跨文化比较方法、从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两个维度来探寻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学的学科来源很广,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源流,与文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都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从全球范围内的学科特点来看,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是构成人类学学科主干的四大分支学科,尽管如此,各国由于不同的学科发展传统而对不同分支各有侧重。从研究范式的角度上看,人类学注重整体研究,不仅要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社会、文化,甚至心理)和体质的诸多方面作出机的联系起来,对其展开研究,同时也将特定文化的诸多方面与更为宏大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整合,通过此类系统进行研究。 二是以跨学科研究为学科视野。人类学从欧洲诞生伊始,便自带深厚的跨学科基因。一百多年来的分化与扩展的成果,铸就了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视野。多种多样的学科,如地理学、生态学、医学、生物学、人口学等与人类学在不同程度上交叉融合、相互渗透。人类学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下成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中间纽带,既从生物性和环境性对人类开展研究,也从社会角度和文化角度研究我们人类自身。人类学还覆盖了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即同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存在极高的应用价值。 三是以反思性研究为学科强项。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是针对异文化的研究,试图通过理解他者来观照自身。所以,反思性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作为反思的两大工具,文化相对论与跨文化比较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文化相对论与跨文化比较研究,人类学研究的初衷在于端正我们自身的文化观,去除族群中心主义的成见或是克服文化自卑感,以期文明之间得到交流与互鉴。 人类学研究以其广度和深度领先诸学科。人类学的精髓在于广泛了解社会与人类的各种现象,同时在更深层的文化领域进行解读。如今我国的发展,更加需要人类学广泛的学科担当,在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医疗、人口、宗教、民族等很多方面作出自身独特的贡献,以证“强国之学”。 (二)作为强校之学的人类学 据美国人类学学会统计,美国有800多家人类学教学科研机构,从事人类学的专业人员约1.8万人。著名的综合性名校全部都开设了人类学专业。英国目前也有超过100所大学开设了人类学专业,牛津、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名校莫不如此。可以说全世界所有著名的大学都建立了人类学教学科研机构1,目前,中国拥有人类学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不足10所,人类学系仅3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作为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军学科之一的人类学,都是欧美各强国争相发展的重要学科,但在发展中国家,人类学显然不如在发达国家那样受重视。但是,只要是想谋求强国地位的大国,没有一个不重视人类学学科发展的。 同时,人类学也是促进国家强盛的学科。自人类学诞生之后,无论是在欧洲传统的发达国家英国和法国,还是后来居上的北美,即使在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印度都有为数众多的人类学家。其中以印度为亚洲之最,在300余家与人类学有关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里工作了8000余位从业者。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将人类学列入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同时也让人类学进入中小学的课本,列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必修课程。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这就包含了对于人的生理性与文化性研究的双重要求。这就使得拥有复杂分支学科的人类学从根源上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汇领域,具有双重地位。现代的大学教育目标是以人本主义和全人教育为基础,这恰好暗合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指向,即从整体的视角上理解人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类学正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大学教育的基石。 随着当代社会的剧烈变化,人类学也逐渐从过去的传统议题向现代社会的多重需求剧烈变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与人类学相关的各方面研究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方法,均出现了日益多元化的倾向,新兴的各种分支学科正不断发展,各类新理论、新思想呈百花齐放的势头。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涌现的新产业、新现象、新问题出现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如恐怖主义、环境危机、公民社会、科技与人等等。人类学家针对这些新的社会元素,主动运用人类学方法对其进行解读与深入研究,不断地拓宽学科研究的范围。都市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发展人类学等一系列新兴分支学科不但为人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也尽其所能为社会提供着人类学独到的贡献。这也是人类学在世界大学教育中拥有重要地位的关键,即在探讨人类本质问题上拥有相比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更为宽广的视角。在如今大学的通识教育中,一个基本的教育诉求即增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和世界关怀。培养学生对于“他者”的理解,进而推进大学生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关怀与文化包容,这是人类学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根本属性。也正是基于这种学科属性,西方学术界很早就认识到人类学这种独一无二的、在文化相对论基础上延展出的文化相亲性在人格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给予其高度评价。由于人类学在大学教育与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一段时期内,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以有没有开设“人类学系”这一不成文的指标,来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够得上“综合性的”大学[3]。 (三)作为强人之学的人类学 人类学是一门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的学科。我国作为急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代大国,需要人类学这样一个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强人之学”。人类学的性质与取向始终将理解不同文化中人的观念与行为的多样性作为学科起点,相比其他学科而言,人类学注重于不同文化间解释体系的丰富与互鉴。通过人类学的学科关怀,能够从多种意义上促使大学生群体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背景下的差异化表达,提高人的人文修养,靠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道德逻辑,并消除由于文化与体质差异而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偏见。此外,人类学还是一门对于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极为重视的学科,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随着现代人类学兴起及现代大学教育的进步,人类学在各国教育体系内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一个显著的表现是,欧美主要大学开始大规模的将人类学看做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人类学课程被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基础院系开设。在美国,人类学作为一门公共学科几乎贯穿于高等教育始终,是一门极具影响力的基础学科。同时在欧洲,人类学课程已经广泛地进入中小学课本,成为国民教育与人文素养训练的必修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人类学学科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为社会的公共服务与国民的文化观养成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人类学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上述贡献能力,故而欧美各国普遍将人类学看做与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并列的五大社会科学。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作为中国大学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深层次推进,鼓励和促进人类学这一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巨大影响力的重要学科的发展,对于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无疑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基础性作用。简而言之,当下的中国教育,大力发展人类学学科教育,在大学通识教育中推广人类学,并将人类学学科作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既是现阶段中国培养新时代复合型高等教育人才的本质需求,同样也是服务于当前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在千年前,中国的教育先贤便提出学习的目的在“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同时认识到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这种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现代人类学的学科范式是不谋而合的,即教育的本质问题是解决人与世界自身的问题,这正是人类学的学科初心。大英百科全书将人类学的学科目标定义为“达至对人类复杂本性的理解”,这个定义很好地阐释了人类学的学科观照。故而,人类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基础学科不仅应该也绝对必须广泛进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经典作品也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必修读物,为培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才做贡献[4]。 二、一带一路与人类学 (一)人类学是“一带一路”最佳先遣队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要更顺畅地走向世界,就离不开深度融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就不得不要科学、系统地了解其思维和行为规律。中国要更好地走向世界,理应有受过人类学专业系统训练的人,走在前面做世界范围的第一手调查研究。 过去的经验表明,人类学研究是世界强国迈入世界舞台的桥梁与先遣队。这些经验过去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实践结果。西方社会对于非西方世界的认知、介入、影响甚至支配,一直与其强大的人类学和众多的人类学家的实地调查研究、理论阐释和政策推介密不可分。而作为非西方大国,特别是对于其中希望铸就强国地位的国家而言,人类学便是进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先遣队。 一个国家要从大国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强国,必定要有卓越的社会科学去处理国内和国际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中国要在世界范围内崛起,首先需要理顺国内问题,但要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不能闭门造车只解决国内问题,世界意义上的强国一定是在与各国一系列的竞争合作中产生的,即必须在他国具有足够的影响力与现实存在,即所谓“世界强国”这一叙述的本身便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状态。为达至这一存在目标,必须学术先行,尤其需要人类学作为一门全球视野的综合学科,从海外的实地调查研究先行。 一个世界强国的国民必须了解世界之大。不论是跨越国境的旅行还是前往他国进行的工作生活,都需要以理解他者作为基础,这便是人类学发挥自身专业作用的领域。在跨国交往中,如果不了解持有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状况,就无法达至和谐共处的最终目的。鼓励人类学家前往异文化区域进行实地工作,是理解不同文化,与世界范围内不同的人们获得共情的重要方式,过去的英美等强国走的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我国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借鉴当前世界强国的发展经验,在学科道路上推动人类学作为先遣队的学术作用。 过去的人类学囿于国境藩篱,学者们只关心家门之内的各种问题,对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并不重视,显然继续这样的研究是难以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在中国迈向世界强国的进程中,传统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叙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如果不是书呆子的夜郎自大,便是实干者对五谷不分者的高明嘲讽。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主动走出去看世界,还应该有更多的人类学家走出去用实地调查告诉中国民众,世界是什么模样。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人类学实地调查的作用不容忽视。人类学的研究虽然产生于学者自身对于世界的兴趣,但是人类学者更像走在前方的开路先锋,是先遣队,用自己的实地研究为强国之路提供可靠支持。 (二)人类学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设施 对于世界的运转来说,道路、电力系统、网络设备是传统意义的基础设施,银行、法律与执法机构、对话与谈判机制等是基础设施,而生产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群能够互相了解、包容、合作的知识条件的人类学也是世界体系良性运转的基础设施[5]。人类学可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中国要进一步的迈入世界舞台中心,与不同文明对话,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就一定要有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深入世界各地获得不同文化与文明的第一手信息的科学——人类学。人类学者怀着深入一地的理念进行实地调查,首先要学会当地语言,进而理解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在日常的工作调查中与被研究群体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理解他们,最终通过田野民族志报告,以共情的方式认识不同文明,沟通相异文化。以此克服不同族群之间的误解、成见,提供“美人之美”的基础条件。 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不应被低估,中国的“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不应被看做单纯的商业或产业行为,而应作为一个整体工程进行设计。过分单纯地将一项在其他国家主权领地,其他文化生存区域内进行的项目,看做一个简单工程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从立项到验收,必然会楔入施工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如果对相关地区未能提前完成实地调查研究,不理解本地区居住的人们的思维与日常生活,就绝不可能顺利地推进工程建设。即使项目完工,其后的运营也隐含巨大风险。在不少海外投资项目中,中方因为不够深入细致了解当地深层的社会文化而吃亏的现象,屡见不鲜。凡此种种,绝不仅仅是语言翻译的问题,而是需要专业化研究其社会文化内在逻辑的文化交流问题,这也与中国的人类学不够发达直接相关。因此,中国的强国之路上包含着对人类学的极大需求,如果人类学无法在这过程中发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作用,建立学科的范例,中国的强国之路有可能会付出更加巨大的成本,文明交流互鉴必将困难重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作为“文化方法”的媒介人类学研究
- 下一篇:不断拓展流域人类学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