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石城聚落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6:11:14 《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 李小龙 参加讨论
公元前3500年“环黑海冶金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在黑海北岸的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草原地区开始出现石头建筑遗存,进入青铜时代中晚期的Sabatinovka文化阶段更加普遍。进入公元前3000年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中南部和陕北地区开始出现用石材作为原料并运用一定的技术砌筑建筑墙体,一般将这类遗址称为石城聚落;进入公元前2300年之后的龙山时代晚期,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石城聚落大量出现,从建筑规模和建造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公元前2000年以后的青铜时代,在内蒙古东南部及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新疆西天山和东天山地区也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城聚落遗址。由此可见,这类用石材作为原料的建筑方式在欧亚大陆北部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且往往在一个区域、一个考古学文化或一个遗址内集中分布,同时与地理地貌特征及石材资源的构成也有密切关联。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狭义的中国北方地区,即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及辽西地区,从墙体建筑技术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空下的石城聚落墙体建造技术之间的异同及发展与演变,探讨石墙建造技术特征、渊源及成因。 一、石墙建造技术的时空分布 按照以往的研究成果,北方地区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类型阶段,与进入龙山时代以双鋬鬲为代表的遗存有较大的区别,暂将其看作一个单独的阶段。本文从庙底沟二期(3000BC~2500BC)、龙山时代(2500BC~1900BC)和青铜时代(1900BC~800BC)三个大的时间段进行梳理。第一阶段相当于庙底沟二期阶段,石城集中分布在包头以东的大青山南麓东流黄河北岸、南流黄河两岸及陕北三个小区。第二阶段相当于龙山阶段,又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前2200年,后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前1900年。石城主要分布在岱海地区、南流黄河两岸、晋西北和陕北地区。第三阶段相当于青铜时代,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900~前800年。这一时期石城遗址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和内蒙古东南部至辽西地区。 二、建造技术源流及特征 庙底沟二期类型阶段,大青山南麓和南流黄河两岸几乎同时出现集中分布的石城聚落,大青山南麓石城多未经过系统发掘,从目前发表的资料来看石墙多沿台地边缘平地起建,石材为未经加工的自然石块为主,墙基未经过特殊处理,从现存墙体高度和宽度推测,墙体为矮墙,和台地边缘陡坡共同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地区仰韶晚期海生不浪类型中就开始出现在房址后部和两侧平地起建的土墙,或不筑土墙而直接在平地上立柱建墙,这种技术被后来平地起建石墙所继承。南流黄河西岸这一时期石墙建造技术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基岩之上两侧砌石墙,中间填土石;二是挖基槽砌石墙;三是在堆土台基之上砌石墙。陕北地区石城聚落的出现从时间上看要略晚于大青山南麓和南流黄河两岸,相当于庙底沟二期类型晚期阶段,主要分布在无定河流域中下游,建造技术与后者有明显区别,主要是在台地周围修立面,挖基槽,在基槽内夯筑墙基,最后砌筑石墙与台地齐平,更有甚者在石墙和台地生土壁之间有夯土墙,石墙外围一般有护墙和壕沟。 龙山文化前期岱海地区的建造技术为下土筑、上石筑,石墙外围也可能挖有壕沟,从这一时期老虎山文化新出现的斝、鬲等新因素来看,也应当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陕北地区龙山文化前期护坡式石墙技术仍然流行,也有下土筑上石筑的建墙技术,地面式石墙往往是多道石墙组成多层墙体,可能是受到南流黄河两岸的影响,房址仍以窑洞式建筑门道两侧和外围砌石墙加固技术为主。陕北地区龙山时代后期挖基槽的直立式石墙、堑山砌石、石砌包土技术普遍出现。挖基槽的直立式石墙摆脱了早期依附崖壁建墙的传统,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青铜时代前期夏家店下层文化中、晚期阶段石墙建造技术有地面起建的直立式石墙、两侧砌墙中间填土石和台地周围砌护坡式石墙,许多石墙外围还有半圆形附属设施和壕沟,与陕北地区和南流黄河两岸龙山时期石墙建造技术相近,田广金先生认为老虎山文化石城的建造技术和功能被夏家店下层文化所接受,是有道理的。从文化面貌上来看,夏家店下层晚期阶段新出现花边鬲、蛇纹鬲等朱开沟文化因素,韩嘉谷先生提出北方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体现出东西向文化之间的交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石城聚落流行双层石墙房屋,主要应是起到提高和加固房基,使其平整并有防水的作用。 通过对北方地区石城聚落石墙建造技术源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北边的大青山南麓、岱海地区石城聚落建造技术相对单一,尤其是大青山南麓目前开展的考古工作相对薄弱。靠南的南流黄河两岸(包括陕北、晋西北)、内蒙古东南部及辽西地区建造技术更具多元性和传承性,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同时也与中原地区存在着频繁的交流。 三、原因探讨 石城聚落石砌技术时空分布特征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不同区域出现的年代先后是石砌技术差异的重要原因。在距5000年前后气温达到前所未有的低谷,恰好在这一时期石城聚落开始普遍出现于大青山南麓和南流黄河两岸。从石砌技术角度来看,大青山南麓虽然出现时间早但技术显得单一,南流黄河两岸体现出新旧技术的过渡,而陕北地区则受到南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区域性技术特点。龙山时代陕北地区和晋西北石砌技术继承上一期的护坡式石墙基础上更加多元化,基槽、夯筑、石砌包土技术运用相当普遍,体现出文化间的继承、创新和交流。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石砌技术与龙山时代相比,有明显的继承性,但同时也受到土坯等建筑的影响。可见年代越晚石砌技术更加多元和成熟。 其次,石材资源是构成区域间石墙形态差异的基础条件。陕北地区、南流黄河两岸分布的主要是沉积岩,包括砂岩、页岩等,沉积岩层理结构显著,且硬度小,便于剥片加工规整,因此这一地区目前发现的石墙墙面齐整,石材多经过初步加工。岱海地区分布主要为变质岩,石墙多为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结构,它的这种层理不像片岩等可以沿着层理劈成薄片,不易加工规整。赤峰一带上机房营子和西梁等石城聚落遗址所处坡地上多为裸露的玄武岩,而这一区域的石墙正是以花岗岩和玄武岩为主,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具脆性,不易加工规整。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因此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的石墙虽然墙面尽量取平,但石墙整体不甚规整,石材多未经过加工。 最后,选址的地形地貌是采用不同建造技术的关键因素。大青山南麓和岱海地区石城聚落多选址于山前阶地或坡上,多是利用自然地势高差之上建矮墙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南流黄河两岸石城聚落多选址于山梁上,利用天然断崖作为防御屏障,在平缓处建石墙设防。陕北地区多山地,石城选址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山峁上,平缓的台地面积小,且周围多缓坡,砌护坡式石墙一方面保护台地减少风雨侵蚀,另一方面使缓坡变陡,增强防御性能。内蒙古东南部及辽西地区石城聚落多选址于河流两岸的山顶或坡地上,坡地平缓落差小,且土层单薄或基岩裸露,对石砌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在地表以上建更高的石墙才能增强防御。石城聚落的选址优先考虑防御性,之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运用有效的石砌技术构成有效防御。 通过对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的石城聚落建造技术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石城聚落建造技术具有区域性特征,同一区域在特定时期内集中出现的石城聚落石砌技术具有相似性,相互之间存在着交流,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征。不同时期建造技术具有传承性,甚至在跨区域内出现相同的石砌技术,可能与文化间的跨区域交流和互动有关,这种互动又促进了石砌技术的整体进步。石城聚落作为北方地区长城的“原型”,有其出现、使用、废弃的过程,但建造技术对后代长城沿线防御体系和中国建筑的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华夏考古》2019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西北地区丧葬观念中的羊文化
- 下一篇:半坡“人面衔鱼”图案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