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少数民族文化自觉——基于壮族文化的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3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李玉雄 参加讨论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考察 文化具有价值性,它合乎过去,也具有当代价值,否则文化自觉就无从谈起。但是,文化也具有历史性,既然具有历史性,就说明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其文化并非全部适宜于现代,一些事项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都有其价值和合理性,但受制于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各民族文化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是不同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一些文化形式会表现出滞后性。一般来说,作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变化较快,而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层面的精神文化而言,改变起来却并非易事。传统观念并不是一天就可以改变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对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予以重新认识。尤其是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必须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来审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现实合理性,要考量其对时代、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 就狭义的精神文化而言,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乡规民约等方面。就其时代适应性而言,各有不同。以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来说,所有的民族语言文字都是本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别。但从语言文字对人类文化的功用来看,各种语言文字的文化功能和作用还是有差别的,不论是最基本的语言交往功能,还是复杂的文化传播功能都是如此。由于各民族语言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我们更需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注意借鉴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在学习交流中扩大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力和作用。以壮族语言为例,壮语是壮族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但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壮语的影响力逐渐衰弱。在广西部分县乡村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壮族群众,特别是城镇的壮族青少年已经不会说壮语了,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壮族语言的现代发展问题。又如,壮族的乡规民约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规范,曾经在壮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乡规民约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的已经不合时宜,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此外,壮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凡客人来均以美酒相待,而过去在一些壮族地区敬酒时有互相喂酒的习俗,即把酒放在桌子中央,用一个汤匙由敬酒者给每个用餐者喂酒,以体现自己的热情好客。这种习俗就现代卫生角度来看,显然不够健康。因此,我们强调民族文化的历史自觉,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就是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要对一些文化具体事项进行改造和创新,使本民族传统文化跟上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历史上,不乏因缺少历史自觉而导致民族发展面临危机甚至衰亡的事例,“对于民族的文化传统,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予以调适。既不能囿于民族情感而一味地保留,也不能一概拒斥,而是要以变化的眼光具体分析”[12]。 三、文化比较与社会自觉 社会自觉是在共时性背景下,也就是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事物间关系的思辨和实践活动。共时性是与历时性相对的考察方法,它强调在共有的现实条件下考察事物,在社会运动变化中分析问题。文化的社会自觉主要是指在共时性背景下进行文化间社会比较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其核心要义是文化比较与对话。文化比较与对话是实现社会自觉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本要求,“文化比较是达到文化自知的桥梁和途径。只有在多种文化的参照下,能清楚地认识本民族文化。文化自觉所要求的文化比较是全面、客观、辩证的比较”[14]。之所以强调文化的社会比较,是因为文化不仅具有价值性和历史性,它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还具有社会性。如格罗伏斯和金布尔·杨指出的:“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沉积物。”[15](82)正是由于文化与社会的这一关系,我们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考察须放在共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回归历史”中认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优劣;回顾过去还得面对现实,我们更需要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比较中认清自身文化在现实中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在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实现创新,保持和激活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 事实上,近代中华民族文化也是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对话中发展起来的,通过文化比较与对话,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树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西方人注重理性思辨和实证分析,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重自我、个人、竞争,中国人重群体、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西方人重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的伦理道德;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的行为规范;西方强调平等意识,中国强调等级观念的社会关系等,这些文化价值只有比较才被明确认知,文化自觉之路也才得以展开。”[15](82)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自觉也要在共时性的文化比较与对话中准确定位自身文化,认清全球化背景下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劣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从整体上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 (一)保持高度清醒,在共时性语境中传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为的社会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文化发展的语境和模式是不一样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交通、通讯落后,社会交往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中,文化发展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各民族之间一般通过自身的历史积淀来发展自身文化,也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自我生成的文化发展环境和模式造就了各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学界把这种文化环境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不同类型的文化体各自独立,相互隔绝,这种孤立和隔绝的状态,不仅是地理学的,而且也是精神和心理气质上的,为了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或维护自身信仰的‘神’的尊严,一个文化体会对任何‘他者’保持自身的封闭,并且拒斥任何异文化‘他者’进入自身的世界。”[16]但是,社会的演进会改变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模式。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工业革命大大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信工具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互动交流的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封闭的亲属关系和单纯的社会单元被打破。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世界历史的形成,全球化的时代必将到来。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和地位的确认已经不再是“自言自语”和自我评定,而是在文化交流对话和比较中去重新定位。此时,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完全固守自己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否则将会成为时代的弃儿。“任何文化体如果仍然企图通过固守本土文化的本位地位来建构其新的文化身份,都将面临尴尬的命运,因为它将自身的生存设置在了过去,并因这种活在过去而自行放弃了自身的现存历史,即把自身革除在了正在进行中的历史之外。”[16]因此,全球化和跨文化的历史现状是当代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时性语境,要想提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自觉,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种语境,才能科学应对。 (二)提高文化自信,在对话与交流中创新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其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共享性。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时代,不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物质成果成了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且其精神产品也为人类所共享。在这个共享发展的时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对话与交流不可避免,任何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已经由古代的隔离发展、近代的选择发展,进入了当代综合发展的过程。文化的综合发展方式克服了选择发展时期的片面性,即在竞争和淘汰中常常忽视吸收、融合对方的优长。”[17]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发展趋势。 纵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千千情结,但我们无法阻挡文化交融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任何形式的自我封闭都是文化发展的障碍,轻者会导致文化发展的迟滞,重者会使民族面临被全球化进程淘汰的命运”[12]。在与他者文化的学习交流中才能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不足,从而寻求本民族文化生存和创新发展之道,各国、各民族互相学习借鉴他者文化将成为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学习是双向互动的,弱势民族要向强势民族学习,强势民族也要向弱势民族学习,我们既不能偏执于自身文化,也不能盲从于他者文化。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整体性民族,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间既要互相学习借鉴,也要面向世界,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与他者文化相遇、相互学习交流的时代。 在全球化、现代化不断深入,各民族文化共时共有的“跨文化历史”语境下,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融入这一时代潮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唯有容纳才能博大,博大才会持久。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以开放的胸怀去接受各种文化的洗礼,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才能增强自身的生命力,激活本民族文化的潜力和价值,从而不断走向新生。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多元化,异质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多元文化和谐共存,需要建立多元开放的文化对话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开放、包容与融合”[18]。不可否认,在这个文化交融的时代,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文化焦虑,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缺乏自信,进而走向自我封闭。“少数民族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力越强,文化焦虑感越强;文化焦虑感越强,越希望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越会感受到他们的同质性更强,是具有某种内在本质特征的真正群体。”[19]但是,如果过于焦虑和自卑,本民族文化将可能失去发展机会。因此,尽管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面临许多挑战,但是我们仍需直面全球化浪潮,适应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作为丰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总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也要提高文化自信,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多元文化世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努力探索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这是各民族发展之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要。 参考文献 [1][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3]李艳,杨晓慧.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J].高校理论战线,2013(2). [4]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冯骥才.紧急呼救[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杨沛艳.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8]鲁全信,颜俊儒.文化自觉: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效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5(5). [9]张艳红.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冲击与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2). [10]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群言,2005(2). [11]李金齐.文化理想、文化批判、文化创造与文化自觉[J].思想战线,2009(1). [12]路宪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自觉[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13]田志云.“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浅析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14]陈旭.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之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15][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M].沈原,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6]牛宏宝.“跨文化历史语境”与当今中国文化言说者的基本立场[J].人文杂志,2005(4). [17]马晓燕.西部传统文化的开发及其现代转型[J].甘肃理论学刊,2003(1). [18]杨泽明,陈钰业,赵宪军.开放·多元·自觉·融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9]杨晓莉,刘力.文化焦虑感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支持对内群体本质论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