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终于眷顾另外一个人了,他就是后来独当国事数十年、拥有最复杂多面性格特征的晚清核心政治人物——李鸿章。 合肥城东30华里,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磨店。一百多年前出了一个大人物,号称大清“相国”的中堂大人——李鸿章。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1823年2月15日。身高一米八,有大才,有大志向,有霸气。16岁中秀才,20岁赴京城求功名,写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诗句,蜚声士林。虽是一介书生,却常自比西汉名将霍去病。
在京期间,李鸿章在父亲引荐下结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巨大恩师——曾国藩。这对师生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时而携手并肩,惺惺相惜;时而同床异梦,明争暗斗。
道光27年,24岁的李鸿章考中二甲第13名进士,选入翰林,这虽然只是一个内廷侍从,不过一旦外放地方,以其皇帝近臣的身份很快就会被提拔升任朝廷要职,前途无量。 然而,太平天国改变了李鸿章的人生走向。
太平军号称百万之众,已控制了长江中下游重镇武汉、九江、安庆一线,朝廷的八旗、绿营根本不堪一击。咸丰皇帝开始考虑动员民间志愿兵和雇佣兵,以弥补兵力不足。 曾国藩此时已奉命在湖南老家整训团练湘勇,将这支志愿兵锻造成了能够在内河、山地和城市执行野战任务的雇佣军。
太平军从武汉顺江而下,占领了安庆,李鸿章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鼓动他的同乡——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劝他上书来解决这个安徽问题,而且他自己是连夜操刀,代吕贤基写了这样一篇奏折。
吕贤基原本只想表现忠心,没想到李鸿章代笔的奏折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咸丰皇帝被感动得龙颜落泪,索性委派吕贤基回乡组织团练。 吕贤基觉得自己是自讨苦吃,所以就跟李鸿章说:“都是你使的主意让我上前线,我也要把你绑上,咱们一同回家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