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所用材料涉及化工、冶金、轻工、机械、兵器、石油等工业部门的55个单位。每种材料几乎都有特殊的性能要求。其中发动机壳体材料由冶金部组织有关厂、所经过多年的奋斗才研制成功。其他如装药与壳体界面脱粘等计术问题,由杨南生、崔国良、邢球等组织科技人员努力攻关,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导弹弹体结构先后由二一一厂、三0七厂负责研制。设计人员和工人对整体化铣加筋网格型式的弹体结构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试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张德全等的精心操作下,达到了质量要求。导弹弹体上的对接口、大小口盖和连接件之间的密封,虽通过试验,选定了“O”型密封圈的方案,但如何保证密封面加工精度,一直没有解决。三0七厂发动研制人员人人出谋献策,不分昼夜地苦干了一年零四个月,终于研制出了以球模为主的一套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能保证密封性能的加工设备,解决了在仪器舱圆锥表面上加工空间曲率多变的大型密封口盖的技术难题。
潜地导弹的地面设备是由导弹运输、起吊、停放、装填、退弹、地面电源、氟里昂加注及供气等共40余种,160多台件设备组成的系统。一院十五所于一九七二年初步完成了l套以公路运输车、装填筒为主的供全尺寸模型弹试验用的地面设备。一九七六年,一院四部承担了潜地导弹地面设备的研制任务。三0七厂、五一九厂、上海建筑机械厂、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武昌车辆厂及无锡电力电容器厂等10个单位承担了30多项急需设备的试制生产任务,并于一九八0年二季度及时提供了飞行试验用的全套地面设备。一九八三年初,又根据使用部门的意见,进行了修改、补充设计,使全套地面设备系统更加合理和完善。
一九七七年九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把潜地导弹研制列为国家3项重点任务之一。国防科委和七机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固体导弹研制工作。
一九七九年四月,一院四部、十七所划归二院建制,由二院负责潜地导弹的技术抓总和协调工作,并进一步健全了以黄纬禄总设计师为首的技术指挥系统和以程连昌、柴志为首的行政指挥调度系统。形成了统一指挥、型号抓总、专业协作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快了整个工程的研制步伐,二级固体发动机连续试车均获成功,导弹控制系统进行厂产品修改设计。到一九八0年三月,控制系统及弹上设备的试样生产全部完成。
导弹各分系统试样产品出厂后,有关部门分别进行了验收性综合试验。首次控制系统验收性综合试验,在王世业指挥下及时发现并排除了产生一级发动机喷管抖动的干扰源,为飞行试验消除了一大隐患。
在控制、遥测与安全等系统综合试验合格后,一九八0年五月,四部按不同的技术状态,又组织导弹各系统正式试样产品全部参加的陆上发射台和陆上发射筒状态的匹配试验。在此基础上,于一九八一年底至翌年一月,又成功地进行了导弹弹上系统和潜艇装艇设备之间的匹配联试。
经过上述不同发射状态的较大规模的匹配试验,对弹上设备及发射控制系统各种仪器。各个系统之间的技术协调性和适应性进行不综合检验,从而基本完成了导弹弹上设备和发射控制设备试样研制阶段的工作任务,确定了备份系统弹上设备的状态和性能,并为即将进行的潜地导弹飞行试验做了全面的准备。 三、台、筒、艇试验 遥测弹飞行试验是导弹武器系统最重要的综合性检验。飞行试验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九八0年三月,在全国近百个科研单位和工厂的协作下,首发潜地导弹的各类设备陆续在总装厂齐套,经过各个系统的验收试验合格后,开始总装。对导弹的总装测试,采用了全弹水平状态操作方案。由于导弹具有重量大,各部段仪器安装空间小,火工品种类多、弹体水、气密封要求高等特点,给导弹的总装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提高总装测试的质量,排除因疏漏给导弹造成的隐患,三0七厂的研制人员采用先进工艺和科学管理方法,加强生产过程的质最控制,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第一发遥测弹的总装测试任务。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七日,陆台状态遥测弹在华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成功。这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陆台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一九八二年一月七日,在华北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一次陆筒发射遥测弹的飞行试验。发射试验的口令下达后,燃气发生器点火,高温高压燃气经过水冷却器进人发射筒底部,以强大的推力将导弹高速弹射出筒,随之尾罩自动脱落,一级发动机点火,导弹飞向空中,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华北导弹试验基地实施的第二次陆筒飞行试验又获成功。这次试验与前次的不同点是在导弹尾罩底部安装了一台小发动机。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后,小发动机即点火,给导弹一个侧向推力,使得导弹产生一个偏斜的姿态,藉以考核导弹稳定系统的纠偏能力。这次飞行试验成功,证明稳定系统功能良好。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在完成了陆上发射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