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专家:《朝鲜停战协定》并未正式结束朝战

朝鲜停战协定甲子议
     今年是朝鲜战争60周年,有关各方纷纷从各自的角度、以不同方式展开了纪念活动,对60年前的那场战争加以评论和解读。走过了这风雨坎坷的一甲子,回头望去,朝鲜停战协定的作用和影响竟是那样特殊,那样耐人深思。恰逢美韩军演正全面展开,其威慑对象与战略意图已不言而喻。为此,本报特约朝鲜问题专家就60年前的《朝鲜停战协定》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敬请读者关注
    □董风
    一、《朝鲜停战协定》并未正式结束朝鲜战争
    《朝鲜停战协定》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个奇怪的历史现象:硝烟散尽已60载,但朝鲜战争却至今仍未结束。
     根据国际法,有关冲突方达成的停战及其协议只是军事行动的停止,并不等于战争状态的结束。战争状态的结束有待于交战各方正式签订和平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说,1953年7月27日10时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的作用只是给朝鲜战争的军事行动划上了休止符,从政治上说,朝鲜战争迄今没有正式结束。事实上,停战协定签署后,朝鲜半岛南北之间大大小小的军事摩擦一直不断,非军事区南北两侧始终保持着剑拔弩张的高度戒备状态。今年3月26日发生的韩国“天安号”沉没事件,再次提醒世人,朝鲜半岛还存在着这种不战不和状态。顺便说一句,有国内出版的国际法学著作认为,《朝鲜停战协定》“实际上就是结束战争的双边条约”。这一判断显然不符合事实。早在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不过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开端。”
     《朝鲜停战协定》第四条第六十款规定,“为保证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双方军事司令官兹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后的3个月内,分派代表开展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问题。”然而,《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美国便与其盟国发表“十六国宣言”,声称如果政治会议达不到其预定目的,将集体退出并在“需要时重行参战”。这表明,美国签署停战协定,是因为它实在打不下去了。尽管如此,美国却心有不甘,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彻底履行停战协定。
     1954年4月27日至7月21日,关于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在4月27日至6月15日期间,关于朝鲜问题的会议本来应该完成从政治上结束朝鲜战争的历史任务。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美国的阻挠,15次全体会议却始终未能取得任何成果。为避免会议彻底失败,与会的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在最后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两句话的决议草案:“日内瓦会议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谈判的适当时间和地点问题,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经过一番讨论,就在比利时代表赞成投票决定接受中方建议,主持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询问大家是否可以认为这个声明已为会议普遍接受时,会场上沉寂了十多分钟,美国代表最后站出来表示“不准备参加刚才有人建议通过的决议”。这一切充分表明,朝鲜战争停战后,之所以长期未能划上政治句号,责任主要在美国。
     美国为什么要阻挠朝鲜问题的最终政治解决?这要从美国全球战略中找答案。为了争霸全球,美国需要在东北亚保持军事地位。而朝鲜半岛则是美军东北亚防御体系的核心环节。为此,美国不能履行《朝鲜停战协定》,“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美军需要朝鲜半岛保持适度紧张,为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制造理由。
     《朝鲜停战协定》第六十二款规定,“本停战协定各条款,在未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修正与增补,未为双方政治级和平解决的适当协定中的规定所明确代替以前,继续有效。”由于美国,朝鲜和平进程受阻中断,半岛60年来一直维持着不战不和的冷战对峙局面。本属临时性质的《朝鲜停战协定》却一直持续了60年。
     该从政治上给朝鲜战争划上句号了。60年来,朝鲜半岛和平条约缺失问题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突出和紧迫。全球和亚太地区走出冷战已经20年,没有理由让朝鲜半岛继续保持这种不战不和状态。这种状态违背朝鲜半岛南北人民的意愿。这种状态也是今天朝鲜半岛危机不断的历史根源。
    二、停战协定与朝鲜半岛冷战战略稳定
    《朝鲜停战协定》所以特殊,还在于它是朝鲜半岛冷战战略稳定的核心要素。
     现代物理学认为,如果一个系统在受到扰动时发生偏移并保持基本结构和属性不变,在扰动解除后又能恢复常态,这样的系统就是稳定系统。在国际安全领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战略稳定现象。国际战略稳定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特殊条件现象。条件之一是该体系中的矛盾双方形成了相对持久的力量平衡;条件之二是矛盾双方又在此力量平衡的基础上达成了与之相匹配的机制性框架。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展开战略竞争,纵使发生安全危机,也不致造成相关国际体系的崩溃或结构转型。
     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订后的朝鲜半岛,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区域性战略稳定:其一,以“非军事区”为界,对立双方形成了持久的力量平衡。双方谁也拿不到更多,谁也接受不了更少。停战谈判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曾以“海空优势”为由,要求中朝联军从实际控制线后退,但争到最后还是不得不自己作罢。其实他们的“海空优势”已经在实际控制线上得到了体现;其二,这个力量平衡主要由东西方两大战略集团围绕朝鲜半岛达成的战略力量对比所决定,而不仅取决于“三八线”上的直接对峙方,因此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并不因具体的事态变化而改变;其三,作为三年朝鲜战争打出来的结果,《朝鲜停战协定》既是对上述力量平衡的承认,也对双方军事行为构成了约束,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力量平衡;其四,以《朝鲜停战协定》为核心的朝鲜半岛停战机制建立后,两大对立战略集团内部又各自发展了一些安全机制,包括1953年10月签订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61年7月先后签订的《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等。它们都以朝鲜半岛停战机制为前提,并与半岛停战机制一起构成了朝鲜半岛冷战战略稳定的机制性框架体系。
     从区域战略稳定的角度来考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临时性的停战协定竟然会持续存在了60年。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的漫长冷战岁月中,半岛虽然危机不断,但南北对抗被限制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作为半岛冷战战略稳定的核心要素,停战协定一方面限制了大规模军事冲突,另一方面它却无力阻止军事摩擦和危机的发生。由此,这一冷战战略稳定虽然避免了朝鲜半岛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但也使这里成为导致东亚地区“疼痛不已”的主要“安全溃疡”之一。在21世纪初的今天,朝鲜半岛持续不断的安全危机已经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关各方应当痛下决心,努力治愈这块“安全溃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