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是三大决战中的最后一场决战,以全歼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而载入史册。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全军统帅的毛泽东和战役指挥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决战中,林彪曾先后多次就作战问题提出建议,其中比较重要,并为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所采纳的有两次。 战役前,毛泽东计划打太原,林彪建议“暂不攻太原”,以稳住傅作义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拉开序暮后,解放华北就成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考虑的中心问题。所谓解放华北,主要就是消灭国民党军在华北的两个战略集团:傅作义集团和较弱的阎锡山集团,解放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城市。
为了解决华北问题,毛泽东的方案是,先阎后傅。先取归绥。11月5日,毛泽东指示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扬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等,待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入关进至冀东后,发起攻击归绥作战,具体时间定在11月15日左右,并争取在十天左右攻克归绥城。第二战役:解放太原。太原外围战已于10月5日发起。由于当地防御工事坚固,守军负隅顽抗,解放军兵力、火力均不占优势,致形成对峙。11月9日,中央军委同意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和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的建议,命令华北第二兵团从11月11日起由现地向太原地区移动。准备12月1日起参加太原作战,并受徐向前、周士第指挥,争取于12月15日以前攻克太原。第三个战役:平津战役。毛泽东要求东北野战军在结束辽沈战役后,全军休整一个月左右,于12月上旬或是中旬开始出动,攻击平津一带。
就在华北军区部队加紧行动,东北野战军开始休整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获悉国民党有放弃平津的企图,决定改变原定的先阎后傅的作战顺序,先歼傅作义集团,夺取平津,后解决太原、归绥。这个改变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作出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南线淮海战役的打响,蒋介石与傅作义加紧了是撤是守的磋商。在阎锡山集团已被包围无从逃脱的态势下,最为紧迫的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抑留与消灭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地区。
为了稳住并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地区,中央军委决定杨李兵团停止攻击归绥。11月9日,毛泽东致信周恩来,要求在与聂荣臻商议后,指示杨成武部停攻归绥,“即在归绥、卓资山、集宁地区休整,待东北我军南下攻平津时再攻归绥”。但对太原阎锡山的攻击仍照常准备。在这封信里,毛泽东仍令杨罗耿兵团主力即开保定、石家庄地区整补,16日开始向西参加太原作战。当天24时,周恩来为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给杨成武、李井泉等人的电报,指出,在傅作义对坚守平、津或西退绥、包似尚未下最后决心的情况下,我军“如攻打归绥,有促使傅作义集其嫡系三个军及骑兵三四个旅提早西退可能”。中央军委决定杨李兵团停止攻击归绥计划,除留一部监视归绥之敌并与监视包头的部队取得联络外,主力即移至归绥、集宁之间休整,准备歼灭由平、津向绥远退却之傅作义部,待东北野战军攻平、津时或杨罗兵团在完成太原任务后回到平张线时,再打归绥。
停止攻击归绥,而继续打太原,似乎难以达到抑留傅作义的目的。这时,倒是精明的林彪看出问题。太原的阎锡山,虽不属傅作义集团,但两人原属一系,有着历史渊源,打下太原,傅必惊恐不安,对抑留傅作义不利。15日13时,林、罗、刘去电中央军委,建议“
暂不攻太原”。文中说:
“(一)徐州敌已有两个军起义,数个师被歼,刘汝明部亦甚动摇。在我陈、刘大军进攻下,该处敌人已有迅速被歼和瓦解的可能。在此种情况下,蒋介石必更加企图将傅作义及其所属之中央军调至南方增防和避免在平津地域遭受歼灭,而傅作义则为了保证〔存〕自己,可能企图向西逃回绥远,使东北我军入关将会扑空,不能发挥歼敌作用。
(二)为防止上述情况,我们除感觉军委令杨成武部暂不攻归绥的方针很好外,我们建议徐周、杨罗两部目前既未正式总攻太原,亦可暂不攻太原,而集中力量迅速包围保定或张家口(除留一部监视太原外),在这两处中何处敌人较多较可能达到包围的目的则包围何处,切断其与北平的联络,对所包围之敌,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使傅作义及其所属之中央军,既不能撒手南下,亦不能撤退绥远,亦不能集中兵力守天津(这一可能也是存在的,他可牵制我军行动,而又可能随时可从海上安全撤退),或守平津。如我不攻城,他来增援则正便于我军歼灭,等到东北部队南下后,再同时合力发动攻势,歼灭全部敌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