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15日,经过多轮商谈,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七·一五”公告发表。全美国都发愣了。全世界都吃惊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消息。 一
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有两桩心事:一是搞点什么惊人之举使自己名垂青史,一是设法连任下届总统。于是,尼克松在对外关系中首先考虑的就是:主动同中国和好,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并抗衡苏联。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
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尼克松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在7月出访亚欧前夕,他宣布对中国放宽人员来往和贸易交流的限制。在出访过程中,尼克松请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希望同中国对话。同年9月,周恩来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会晤后,尼克松指示美国驻波兰大使,立即寻找机会同中国驻波兰代办接触。
12月3日,美国驻波兰大使在华沙科学文化宫举办的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上,追着向中国驻波兰使馆人员表达了这一愿望。中国作出了积极响应,同意恢复中断两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但双方只谈了两次又因美国入侵柬埔寨被中方中断。 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再次中断后,尼克松决定直接同中国领导人对话。
1970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毛泽东与斯诺夫妇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照片。在基辛格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这之前,没有一个美国人受此殊荣。这位像谜一样的主席是在极力地表白一种什么心理,我终于茅塞顿开,毛泽东有意识地表明,美中关系现在已经引起他个人的关注”。
几乎就在斯诺观看国庆盛典的同时,尼克松同意接受《时代》周刊杂志采访,专门评论刚刚结束的约旦危机。尼克松在采访时说:如果说我在有生之年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夙愿得偿,就让我的孩子代我了却心愿。
10月下旬,尼克松又一次更为明显地表达了这一心迹。当时几个国家的政治首脑来到纽约庆祝联合国成立25周年。尼克松在华盛顿会见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利用这一机会他表达了自己对恢复中美友好关系的兴趣。
10月25日,尼克松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即将访问北京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尼克松请求叶海亚向中国方面转达,他们认为恢复中美友好关系是“必要的”,他们绝不参加任何反对中国的共同组织,他们愿意派一名高级别的秘密使者去北京。尼克松提到罗伯特·穆菲、托尔斯·E·杜威或者基辛格都可能作为使者。 从11月10日至15日,叶海亚·汗总统去了北京。
3个星期后,即12月8日,巴基斯坦驻华盛顿大使希拉利和基辛格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说他收到了一封给基辛格的、与叶海亚旅行有关的信。
第二天基辛格将希拉利邀到白宫自己的办公室。希拉利向基辛格展示了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封手写的公函,这是由人亲自送给希拉利的,因为叶海亚不相信海底电报通讯的安全性(这是一条邮件通过巴基斯坦渠道传送的方式)。希拉利说,他没有被授权将此公函交给基辛格,因此,他只好将公函的内容向基辛格口授,他说得很慢,以使基辛格能记录下来。 这是一封周恩来写给理查德·尼克松的私人信件。 周恩来在信中强调,他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毛主席。 周恩来宣称,中国“非常欢迎尼克松总统的特使到北京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