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中国大陆南宋史研究二十年回顾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历史研究呈现新的格局。就宋史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理论思考,二是新的研究议题。在此前提下,作为宋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史亦成为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时段和对象。宋史研究新格局之形成,缘由非止一端,深度的对外交流无疑是重要因素。20世纪末以来,大陆宋史年会均以国际会议的形式举办,频繁吸引着海外学者加入;小规模的宋史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海外学者参加亦几成惯例。中国学者组织的学术活动已然成为中外学者共同的交流平台。而境外举办的学术活动,亦有更多中国学者参与。与此同时,中外学者的互访更是难以统计。可以说,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学者与海外同行在宋史研究中,已有不少共同的旨趣。但是,中国大陆学者与海外学者毕竟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学术资源条件亦不同,在具体研究中仍有明显差异。故对近二十年中国大陆的宋史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仍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专题研究日益细致
    说起南宋史专题研究,其重要表现是范围的拓宽与讨论的细致化。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浙江南宋史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南宋史研究丛书》和《南宋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系列丛书》。2005年6月,杭州市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南宋史研究中心,启动了对南宋史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计划。截至2019年,陆续出版了有关南宋史研究的专著、论文集、古籍整理等著作达73种,计91册,另有《国际社会科学》南宋史专辑4册。
    除古籍整理外,其内容大致分成南宋都城临安府研究、南宋专题史编撰、南宋人物及思想研究、南宋史专题研究和《南宋全史》。其著作规模之大和研究内容之广,堪称中国断代史研究之最,亦自然超过现有的北宋史研究。其中关于南宋都城临安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集就达17部,涉及内容广泛,且有临安宗教、社会生活、工商业、文化、典籍等大部头专著。专题史内容最多,达20余册,不仅有《南宋政治史》《南宋军事史》《南宋思想史》《南宋人口史》等传统专题史,更有《南宋园林史》《南宋建筑史》《南宋陶瓷史》《南宋戏曲史》等相对冷门的南宋断代专题史。人物及其思想研究,不仅有岳飞、朱熹、陆九渊、叶适、文天祥等名人研究专著,还有马扩、秦桧等以往不太受关注的人物研究专著。专题史研究论著亦有10余部,多是近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南宋宁宗朝前期政治研究》等,皆是颇有质量和水准的学术成果。
    《南宋全史》可以说既是整个系列丛书之浓缩,也是整个系列丛书的压轴之作,学术意义非同一般。全书内容共分四个部分,即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典章制度、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思想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每一部分列为上、下两卷,合为八卷。从内容布局和涉及方面来看,均是目前学者们所能认识到以及史料所能反映出的各方面历史内容。全书专叙南宋一朝史事,篇幅竟达314万字,且四个部分各占四分之一,不仅内容更为丰富全面,而且细致无比。与两部丛书相因应,相关作者发表的南宋史专题论文难以数计,在很多专题的研究上更加细致化。
    除南宋史丛书之外,近二十年亦有一些专题研究论著,涉及高宗朝政治、史学、朱子学、地方教育,甚至有专门研究南宋女装形制的专著,明确以南宋史事为研究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更是多达200余篇,其中不乏高质量者。当然,更多的论著是以“宋代”或“两宋”名题的,研究虽不专门针对南宋,但都把南宋的相关内容包括在内。较有影响者有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戴建国《宋代法制研究丛稿》、李晓《宋代政府购买制度研究》、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曹家齐《宋代的交通与政治》、黄纯艳《造船视域下的宋代社会》、范学辉《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等。这些论著里,对南宋相关史事都有较为深入及明显推进性的讨论。其中,对于南宋城市坊厢制、农村乡里制等基层社会研究,以及财政体制及运行、南宋前期军政等问题研究的推进最为突出。另外,邓小南教授主持的有关古代信息渠道的系列研究议题,亦较多辐射到南宋的历史内容,出现一些颇有质量的研究成果。
    历史考古与文献整理成绩显著
    在专题研究的拓宽及细致化同时,南宋历史文物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亦堪称近二十年中南宋史研究的亮点,其中尤以城市考古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便是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南宋临安城及城内外建筑、生产等遗址的发掘。不仅出版有《南宋太庙遗址: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等考古报告,更有唐俊杰、杜正贤编著的《南宋临安城考古》、杜正贤《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上下册)等考古研究论著出版。
    其他如扬州、成都、广州、重庆、泰州、南充、金华等地,亦都有重要南宋遗址发现及发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2011年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发现的徐谓礼墓葬及其中出土的《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历史文物的发现与出土,对南宋史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刺激和推动。
    文献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近二十年,中国大陆学者对南宋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亦成绩显著。首先是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新史料的发现与整理。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先是2011年孙继民、魏琳的《南宋舒州公牍佚简整理与研究》一书出版,继而是2012年由包伟民、郑嘉励出版的《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
    其次是基本文献的点校整理。《宋会要辑稿》《全宋笔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皇朝编年纲目备要》《杨万里集笺校》等是代表性成果。
    再次是专题性文献的编辑与整理。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成果,有龚延明、祖慧《宋登科记考》、顾宏义《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等。
    局限与不足明显
    综合来看中国大陆近二十年的南宋史研究,成绩突出是无疑的。不仅有大量的各类研究成果集中涌现,学者们亦不断对关涉的理论方法进行思考尝试。如研究中注重文本书写视角和史料批判,已成多数人的共识;对待南宋历史的价值立场亦发生明显转变,学者们能更多地从南宋的文化成就及其在长时段中国史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讨论其历史内容。但中国史研究早已成国际之学问。若放眼于整个国际南宋史研究及中国史研究,理性审视中国大陆近二十年南宋史之成就,则立即能感到明显不足及研究之局限。
    首先,若综观近二十年国际南宋史研究全局,一些既解决重大问题又对整个学术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的开创性研究中,大家公认的有余英时于2003年出版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对宋代政治史与文化史之讨论,黄宽重关于南宋基层社会的研究及对“嘉定现象”研究之倡导,梁庚尧关于南宋盐法的研究,王瑞来对于“宋元变革论”的阐说等。这些研究的引领者均非中国大陆学者。中国大陆南宋史研究中的多数成果,均是依靠从业人员众多及文字和地利优势取得。另外,“宋元明过渡”研究及相关议题,亦是近年较有影响的与南宋史关联甚密的研究取向。其间有很多中国大陆学者参与,但主要力量并非宋史学者,更多的是其他断代史的研究者。这一现实甚是值得南宋史研究者反思与自省。
    其次,理论思考与方法自觉属于世纪之交以来宋史研究的新格局之一,但中国大陆的南宋史研究在此方面的表现仍不甚理想。除包伟民《宋代城市研究》等少数论著有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方法批判之外,多数成果的理论与方法意识并不突出。理论方法意识的不足,不仅是中国大陆南宋史乃至整个宋史研究较少能主导潮流、影响研究取向的重要原因,而且直接影响到对具体问题讨论的深入及论著的质量。如不少南宋史研究著作都是用编书的方法,新旧知识相杂,以举例为主要论述方式,综合铺叙。断代专题史如此,一些人物研究和专题研究著作亦是这样。当然,有些论著属于任务性工程类项目成果,作者并未有长期的研究积累,或有所积累但尚未有新见,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既有成果而成,亦是原因之一。
    最后,就近年国际宋史研究整体来看,社会史、文化史属于新的研究热点。士人阶层、家族宗法、性别观念、民间信仰、社会生活、基层社会、地域文化等是其中的新议题。但从中国大陆的南宋史研究来看,虽成果丰富,但与这些新议题有深度关联者却是少数。另外,若将中国大陆近二十年的南宋史与北宋史研究相比,其不足亦较明显,整体来看,对问题讨论的质量与深度不足,尤其是制度史与政治史。多数以“宋代”或“两宋”名题的研究,论述重心仍在北宋。
    学术研究如同穿行于群山之中,过了一山,又见一山,甚至多山。亦即实现一个目标,旋即又现新的不足,仰望另一个目标。所见所知皆有一时一地之限,以上对近二十年中国大陆南宋史研究之认识,亦是如此。
    (作者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