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精神谱系】弘扬抗战精神彰显中国力量与伟大复兴的逻辑汇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15 未知 徐应娜 参加讨论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那场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容忘却。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政治的胜利,更是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胜利。习近平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我们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时期,用抗战精神指引我们行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新时代。 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发展需要抗战精神 纵观多灾多难的近代历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侵略战争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举步维艰,屡战屡败。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对外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妥协、退让、投降,一次又一次求和、割地、赔款。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发动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却没能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始终将战胜日寇、寻求国家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作为行动目标,成为具有最不妥协态度的并拥有最坚强意志的政党。民族复兴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古至今,华夏儿女一脉相承的不仅有黑头发黄皮肤的基因,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是陆游病中犹记“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种情怀是岳飞雄情壮志“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这种情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种情怀是西南联大义勇高歌“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正是这种爱国情怀让中华儿女在日寇入侵时用血与命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新四军“刘老庄连”血战到死、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集体沉江,誓死捍卫脚下的每一寸山河。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已由先辈完成,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的事业,抗战精神依然是这个时代无不珍贵的指路明灯。 二、辨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抗战精神 当年的抗日战争爆发于世界大变局的多事之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处于世界前列,但总量并不代表生产力水平。西方社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大幅提升,武器装备碾压清朝政府,从冷兵器时代直接跃升到枪炮时代。战争前的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摆脱经济危机。其中的德、意、日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通过扩军备战发动侵略战争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处于世界强国之列的日本与其他西方列强有着盘根错节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在经济方面,日本与各大国均有较紧密的联系,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政治方面,日本同主要西方国家的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相同,对付社会主义苏联是他们的共同战略利益。而清朝政府、民国政府都没有认清世界的大变局,仍旧沿袭原来的老路,使得中华民族从泱泱大国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如今的世界风起云涌:全球化进程之快百年未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GDP已经追平、购买力PPP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群体,使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百年未有;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使得国际权利格局由一极向多级转变百年未有;多元的全球治理主体和治理理念加速演变百年未有;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使人类文明及交往模式的改变百年未有。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但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美国将中国列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军事上进行挑衅,政治上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经济上制裁,高新技术领域封锁,企图永远将我们定格在产业链的下端,受其压榨。75年前在抗日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75年后的今天,中华儿女依然要秉承抗日精神,发扬抗战精神就是为了顺应百年巨变的历史发展。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面前,中国人需要主动谋势,洞悉未来,既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继承优秀文化,学习先进技术,还要善于处理与传统强国的关系,以求得最大公约数态度改革并完善国际规则,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与非西方世界的互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最终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抗战精神 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岛国日本意识到到强大的重要性。几乎与中国鸦片战争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件发生在日本本土的事件,即日本的黑船事件。1853年,日本嘉永六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要求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并进行贸易。最后双方于次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了国门。虽然美国人并没有入侵日本岛国的企图,但是这次事件让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日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日本需要强大。是的,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想强国富民,但是选择的路径却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崇尚和谐的国家。在新时代合作还是对抗?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不希望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所以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迎难而上,勇敢应对,承担起大国使命。当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鼓舞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内驱动力,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了文化和精神动力。抗战精神就是担当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又义无反顾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重担。新冠疫情后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尤其具有纪念意义,事实再次向世界人民证实: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中国同样有信心有能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不辱使命。百年变局之下,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国际间需要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倡导全球新型的文明观,超越“文明冲突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 抗战精神可以凝聚中国力量。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一个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在全体中国人中形成、觉醒,达到空前的程度。民族团结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成为抗日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民族团结首先是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的团结。其次是各民族的团结,不仅包括56个民族的团结,还包括港澳台侨胞的团结。所以,抗日战争是一场包括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战精神就是团结精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各种反人类的霸权和威胁作斗争,为构建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而协力。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抗日战争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下一篇:石峁古城性质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