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胡琏对丧失一个主力团十分恼怒。在一次宴会上,胡琏当面指责邱清泉见死不救。邱清泉则反唇相讥说:“胡琏打仗总想别人支援,太没魄力,不配当校长的学生。” 本文摘自《解放战争全记录2:力挽狂澜》 作者:何仁学 杨峰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邓大军出击陇海路后,中原战场顿时如翻江倒海一般。蒋介石急忙改变作战计划,调集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余万人到冀鲁豫战场。到8月下旬,这些部队在郑州、新乡。开封等地完成了集结,准备向冀鲁豫解放区腹地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攻击。蒋介石还亲自召集作战会议,研究作战方案。会后他责令国防部长白崇禧、参谋总长陈诚亲自前往开封部署,郑州绥署主任刘峙则到考城、民权前线督战。不打一个大胜仗,蒋介石是绝不甘心的。
8月28日,东面国民党军第5军和整编第11师、第88师从杨山、虞城一带,向成武、单县、鱼台进攻;西面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第41师、第47师全部,整编第55师和第68师各1个旅,从封丘、开封、考城一线,向东明、定陶、曹县进攻。 “蒋介石、刘峙要逼刘邓大军与国民党军决战!”
这是在陕北延安指挥解放区军民作战的毛泽东,对晋冀鲁豫战场新军事形势的判断。连日来他与刘伯承、邓小平一样,一刻不停地把目光集中到晋冀鲁豫战场,关注着国民党军的每一个新的动向。
8月29日,毛泽东作出了集中兵力打击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的决策。他在给刘伯承、邓小平电报中称:“俟第三师两个旅进至适当位置时,集中全力歼灭其一个旅,而后相机再歼灭其一个旅。该师系中央军,如能歼灭影响必大,望按实情处理。”
显然,毛泽东是给刘邓留有余地的,打不打,还是由刘邓自己决定。因为,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是蒋介石的嫡系,美械装备,全师约3万多人,是强敌。但同时也是弱敌,因为整编第3师是从追击中原解放军的途中调来的,是疲惫之师,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由于是蒋介石的嫡系,同杂牌部队有矛盾,如遭解放军打击,杂牌军是不会积极增援的。
刘伯承、邓小平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消灭第3师。他们的决心是建筑在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刘邓认为国民党军第一线兵力,虽有10万之众,但在其分进合击时,每路至多只有1至2个师,而且指挥不统一,有嫡系与杂牌的矛盾。自己的部队虽然只有5万余人,装备也差,人员很疲,但士气却很高涨,并有根据地作依托,有广大群众支援,有地方武装配合。只要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充分利用国民党军的弱点,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寻歼整编第3师是可能的。
根据国民党军东西对进的态势,刘邓决定对东线徐州方向的国民党军实施监视、阻击,这路国民党军中的第5军和整编第*师是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全部美械装备,战斗力强,且行动谨慎,故不宜与之交手。因此置重点于西线。为实现战役决心,刘邓集中第3、第6、第7纵队的主力,隐蔽配置在定陶西南地区,等待自郑州出犯解放区的整编第3师的到来。
8月31日,刘邓首长下达战役命令。战场预设在定陶以西的安陵集、韩集地区。在部署上,以第6纵队和第2纵队共5个旅为右集团,主力由北向南,另一部由西向东攻击;第3纵队和第7纵队共4个旅为左集团,主力由南向北或由东向西攻击。两集团均以少量兵力,对整编第47师实行钳制,而集中力量用于对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的作战。
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师长赵锡田,是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外甥。自恃是中央军,兵精弹足,十分骄横,不仅根本不把刘邓大军放在眼里,吹嘘“不用两星期,就占领鲁西南”,而且在国民党军各将领中也十分霸道。当他一路向刘邓大军袭来时,有位国民党军的随军记者告诫他:“你如此孤军突进,一旦被刘邓所围,这是很危险的。”赵锡田则宣称:“我奉总座调遣,来冀鲁豫追剿共匪,整编第41、47师都必须支援我”。 狂妄自大,骄兵必败。
刘伯承对付赵锡田的办法,仍是红军时期对付国民党军强敌的战术:即诱敌深人。他下令王近山抽调两个主力团,对整编第3师实施运动防御,边打边退,按预定计划将赵锡田这头野牛,引向自己亲手设下的屠宰场。而以主力四个纵队隐蔽集结在附近地区,作短暂休整,以逸待劳。
战役于9月2日打响。刘邓为了迷惑赵锡田,下令担负牵牛的2个团,只作短暂而猛烈抵抗,而后又佯装败逃,好放手让赵锡田冒进,争取9月3日夜到达大、小杨湖地区。而令其他担任阻击、牵制任务的部队,拼死阻击其他各路国民党军进攻部队,迫使其把进攻速度降下来,拉大他们与整编第3师的距离。 赵锡田果然中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