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重维度


    内容提要: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和灵魂归宿之所,是维系民族关系团结和谐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其培育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夯实基础,同时结合实际和时代要求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上下联动,二维协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将培育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关 键 词: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15XMZ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研究”(18BGL100)
    作者简介:王健(1963- ),男,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问题研究(内蒙古通辽028043);金炳镐(通讯作者)(1950- ),男(朝鲜族),黑龙江延寿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北京100081)。
    精神家园即精神寄托之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用来维系各民族团结和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安定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其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构建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对各民族成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之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释义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各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栖息之地,是包括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在内的文化精神系统,是各民族共认、共建、共享的文化精神系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1](171)。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巩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凝聚力、创造力、持久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五千多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2](73),“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3](3)。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并发展了灿烂多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文化,这种“共”性决定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有”性。中华文化一旦被各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就会增进各民族彼此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增强各民族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因而会极大地消减民族之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
    一定的文化总是要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发展升华而来的,它以中华文化为载体,是当今中华文化的核心;它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理想,发挥着价值共识的作用,具有独特的精神归属感,担负着引领精神家园的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增进价值共识、维系情感的功能,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民族关系来讲,都承担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心归聚、精神归依、价值归宿”的重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168-169)这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又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梦想,还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规律,同时也借鉴了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成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追求,即“最大公约数”。有了这个“最大公约数”,56个民族就有了明确的共同追求和梦想,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就有了灵魂、凝聚力和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引领作用。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只有价值观认同上具有一致性,文化才能被普遍认同,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家园才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既包含各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存在具有明显差异的多元文化因素。多元文化丰富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但有时也会消解“共有”的精神文化。“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物质环境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容,而不同群体的人们也正是在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形成自我原初的文化情感,从而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这一特点使得民族认同比其他认同更有持久力和聚合力。一旦种族之间发生冲突,双方会为了各自民族的利益,冲突到底。”[5](171)怎样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激发各民族精神文化的活力,怎样通过各民族的文化实践促进共有精神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呢?这就需要把握和坚守各民族文化和共有精神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具有这种引领作用。因为,从历史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承载着每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不仅继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代表着近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提炼和升华;它不仅汲取了人类文明成果,而且不断从多样流变的非主流文化中获取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文化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和价值标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具有统摄和引领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168)因此,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心任务就是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6]。
    二、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
    作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凝聚和引领作用。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且日用而不觉地付诸行动,必须深入研究和合理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
    (一)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和价值观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基础性范畴,正确理解这两个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内涵的必要前提。
    关于价值,西方学者的研究始于18世纪,其代表是休谟,此后,康德、尼采等都对价值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尼采,他通过宣告“上帝死了,永远死了”[7](151),并以“一切价值重新估价”为口号“重做一切价值”,这就把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从上帝那里解救出来,认为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赋予者,是评价价值的终极标准。此后,关于价值问题,西方哲学家们分别从主体、客体、主客体关系等方面出发,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我国哲学界对价值问题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讲,我国学者主要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和有用性或效用方面进行界定。李德顺认为,“价值不是事物存在本身,而是事物对人的意义”,“价值是指主客体之间的客观关系状态”[8];袁贵仁也说,“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效用”[9];等等。总之,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具体来说,价值是事物与人在特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关系性存在。因此,价值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对价值给出明确定义,但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0](406)。
    针对价值与价值观的联系,学界做了大量研究。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研究的特征。学者们从不同学科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对价值观所呈现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将价值观研究推向深入。可以说,从哲学角度开展的价值观研究最具基础性和引领性意义。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全部科学之母。从其他学科领域研究价值观问题,都是以哲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和指导的,有了哲学的指导,价值观研究才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从哲学角度讲,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和标准。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它受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一个人的价值观是由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决定的,是其物质生活的反映和积淀,反映的是其社会地位、需要、利益和能力等具体情况。从社会角度看,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人们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基本观点;从个体角度讲,价值观是人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代表着人们究竟相信什么,希望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
    (二)社会价值观调节社会多数个体价值观
    “个体价值观是特定主体在创造价值对象、享用价值对象、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观念、心理、行为模式。”[11]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是自然演进到社会的最高产物。因此,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又是类的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是具有特定生活经验和经历了独特的社会化过程的特定主体。这个特定主体与自然、社会构成价值关系,主体再依据自身的需求,将这种价值关系加以整合,从而形成心理和行为的稳定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理性观念。个体价值观是以个体自身的需要为尺度的,个体对一定价值关系的选择和取舍总是按照自己的情感、追求、意向、喜好来决定的。因此,个体价值观对个体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个体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成为主体内在尺度的观念形式,影响着个体对现实事物或社会现象的评价,并且决定着个体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还可以促使个体去追求某种价值目标。
    社会价值观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进行评价活动的共同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反映时代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导向、凝聚和整合功能。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然而,社会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社会存在是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认识、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价值观也一定是不同的。但是,只有那些社会上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价值观才是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导向或调节作用的价值观,才是社会价值观。这种社会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但不是统一的价值观。统一价值观是指社会所有成员一致奉行的价值观,它不允许其他价值观的存在。这样的价值观,当今世界既不存在,也不现实。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指在众多价值观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认同、尊崇和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具有凝聚、整合和导向作用,其他价值观为非主流价值观,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而不能与之对立和对抗。构建这样的社会价值观,社会才有所遵循,才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才会安定有序。
    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是个别与一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逻辑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就个别性和特殊性而言,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这决定了其价值观的唯一性,不可能有两个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人,单个主体的价值观即是个体价值观,是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的。就一般性和普遍性而言,人以群分,人是类的存在物,每个人都要归属于某个或某几个大小不一的群体。特定的群体是在特定环境中因共同利益、目的、信仰而形成的共同体,这种共同的利益、目的、信仰就成为共同体中每个成员行为的价值准则,从而影响并决定共同体中个体价值观的趋向,形成群体价值观。由于不同群体有利益、目的和信仰的差别,其价值观自然是不同的,但在一个群体之内,存在着群体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是群体价值观所表现出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群体的形态多种多样,但在一个国家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群体价值观的突出表现自然是社会价值观。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个体的人以共同从事社会生产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人就成了社会的人。社会和人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2](2)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135)。尽管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所受教育,以及民族、社会、家庭等因素都是不同的,从而决定了个体价值观都是不同的,但是无论个体价值观如何不同,它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只有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一致,才能更加充分地满足个体的需要。更进一步说,个体价值观虽然不能完全与社会价值观重合,但都折射和体现着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在个体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引导作用,决定着个体价值实现的程度和深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每个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欲望,正如黑格尔所说:“欲望是人类一般活动中的推动力”[14](126)。诚然,在需求欲望的驱使下,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始终存在差距、差异,因而需要修正个体价值观,从而汇聚起社会价值观。同时,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实现过程直接或间接反映着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因此,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社会价值观寓于个体价值观之中,个体价值观包含并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但二者地位不同,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功能,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三、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二维协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多样化前提下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是全社会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它源于我国社会价值观,又高于社会价值观,具有引领社会意识、明确价值导向、汇聚社会力量、振奋个人精神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5]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培育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入手,在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二维协同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塑造个体价值观,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总是以个体价值观作为原始材料,并且需要通过个体价值观表现出来,而个体价值观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个体价值观的建设,必须遵循个体价值生成的规律,坚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把个体价值观建设与利益关系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做不了。”[16](186)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需要,物质利益是人的根本利益,这是价值观生成的首要因素。思想意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从内容上看,是对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物质和利益的反映。当前,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利益均衡的经济环境,就会形成并固化众多不同的利益群体,个体价值观的培育就不可能按照预设的方向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7](103)不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考虑不同主体的切身利益和价值诉求,并予以积极回应,完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为培育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客观经济环境。
    第二,要把个体价值观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作为人的意识的价值观,不仅源于主体需要,而且具有继承性,从文化中汲取养分。个体价值观深深植根于文化沃土,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还有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资源。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借鉴吸收国外文化,是培育个体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
    第三,要把加强教育和健全主体心智结合起来。价值观是主体对客体是否具有价值的一种态度和观点,与主体的情操、品格、能力等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对主体的教育应是立体化、全方位的。就被教育者来讲,是从生到死的终身教育;从教育者角度来说,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推进;从教育内容来看,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从教育方式上讲,综合运用灌输与引导、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的优良环境,使每个人都成为心智健全的主体。
    第四,要把舆论宣传引导和营造良好精神环境结合起来。舆论作为公开的社会评价,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力量,它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思想、态度和行动。舆论的力量有正负之分,正向舆论会给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负向舆论则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误导,对社会产生破坏作用;正向舆论引导人们认识真理、掌握真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负向舆论通常歪曲事实真相,妒忌、中伤、诬蔑、败坏舆论对象,借以实现自己的欲望。当下,在新媒体不断涌现、发展的情况下,舆论的这种力量被进一步放大。今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处在舆论的层层包围之中,人们对媒体的选择性越来越强。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媒体,促进媒体融合,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18]的正向引领作用,削弱和消除舆论的负向作用,为个体价值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二)汇聚社会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的培育要着重把握其本质属性。从本质上讲,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一整套观念体系。人们在价值活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关于社会交往中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观点,即价值观。因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不同,个体价值观往往是不同的。但是人们在交往中,各种关系得以整合,社会成员逐渐会达成较为普遍的价值共识,即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仅靠自发性,必须根据其生成规律自觉地进行培育。
    第一,要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方向和目标。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的,由于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这种价值判断存在一定的误差甚至错误,从而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使人们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人们的实践才能摆脱盲目性,拥有更多的共同价值体验,奠定更加深厚的社会价值观基础。
    第二,要对初步形成的价值共识进行整合、抽象和凝练。理论家们要自觉地对初步形成的价值共识进一步加工、雕琢、打磨,即抽象、总结和提升,使其成为大多数人共同遵循的社会价值观。这是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社会价值观一旦形成,便会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价值基础、价值判断标准和价值准则功能。没有这种基础的价值观是不会为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只有通过自觉的理论凝练,价值观才会具有真理性,从而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接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当今中国,就是需要理论家和理论工作者深刻阐释中国道路与个体人生道路、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辩证统一。
    第三,要以完善的法治规范影响社会价值观形成。法治不仅是为了调解人们的纠纷而存在,也是为了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19](185)价值观属于意识层面,只有外化于行,才能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法治是调节器,在社会中发挥着调节利益关系的作用。法治是稳定器,通过规范的人们行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法治社会中,人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这样才有秩序可言,我们确定的价值目标方可得到实现。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从个体价值观入手,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观上下联动、二维协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把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梁启超.梁启超演讲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发布日期:2014-05-05.访问日期:2019-11-15.
    [5]胡文秀.外国内部武装冲突与和平解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EB/OL].http://www.people.com.cn/.发布日期:2019-07-16.访问日期:2019-11-15.
    [7][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8]李德顺.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J].学术研究,2007(12).
    [9]袁贵仁.价值概念的语义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1(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晏辉.论价值观[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8]人民日报社论: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EB/OL].http://www.people.com.cn/.发布日期:2016-02-19.访问日期:2019-11-1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