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全国第四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项江涛)2020年10月31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沂源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俗学会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换届会在山东省沂源县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更加深入的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探讨非遗保护背景下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开发利用。与会学者围绕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历史发展脉络、人们对于天象星宿的想象、口头文学遗产与地域文化景观,以及在东亚文化交流史背景中,牛郎织女传说在日本、韩国等地的流传,从历史、口头、宗教、空间、仪式等多样的叙事模式,探索民间文化传说的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叶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民俗学会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共建单位沂源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了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由中心牵头组织的五卷本丛书《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成为我国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的代表性成果;中心成员还参与了由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频道拍摄的文化纪录片《沂源牛郎织女寻踪》,该片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长时间播出,对于保护牛郎织女传说、特别是对于宣传沂源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研究中心还在举办新兴节会、非遗进校园、编写校本课程、参与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都做了大量工作。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段文字表明,早在将近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把天上的两颗行星命名为“牵牛”和“织女”。牛郎织女传说在华夏大地传诵了数千年,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据介绍,牛郎织女传说在周边广为传承,项目存续状况良好。当地政府注重提高非遗差异化,以此理念为契机,展开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人讲授,授课200余学时。不定期举办传承培训,配合普查,参加公益宣传。注重文创产品、衍生品的创新开发。建立长效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开发文创产品,与影视融合,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丰收。同时,注重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旅融合,非遗保护与旅游管理融合,把“在天成象,在地成型”发挥到极致。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刘晓峰教授从人文地理角度对沂源牛女传说进行考察,并认为,传说的现地化经常与传说所在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海上和沙漠的海市蜃楼、大地上的科斯特地形,都为古人展开异界想象提供了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沂源而言,当地特有的科斯特地形与牛女传说本地化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他认为,从人文地理角度思考,是沂源牛女传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从七夕乞巧的文化意义角度进行了讨论。他认为,七夕习俗最重要的是乞巧和求子。其中,从柳宗元的《乞巧文》可以看出,乞巧是古代妇女的第一需要。除了需要心灵手巧之外,妇女们实际上还需要可靠的爱情婚姻,因此求爱求嗣则是第二需要。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漆凌云教授认为,中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理应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牛郎织女传说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民间传说之一。他以英美汉学家译介的五篇牛郎织女传说为个案,分析各自的译介策略及传播效果。他认为,英美汉学家的译介对传播中国民间传说起到积极作用,但英美汉学家在译介牛郎织女传说时,有的是依据其他国家的译本转译而来,有的则依据典籍,有的则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创作,其翻译目的并非以传播中国文化为旨归、译本选择出现偏差导致存在误译、文化过滤等问题,导致欧美民众对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产生误读。他提出,中国民间故事的对外传播工作是个综合性工程,我们应总结英美汉学家的译介经验,加强民俗学者、译者的协同合作,方能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文化传播目标。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张从军教授以牛郎织女图像猜想的角度,展示了大量汉画像、明代版画、清末年画中的牛郎织女题材图像,内容涉及农作、人物、纺织、神话等多种情节,并进行相应的解读。
    上海大学文学院黄景春教授谈到,关于七夕节的起源,主要有牛郎织女说、祖宗崇拜说、生殖崇拜说。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七夕源于牛郎织女传说。有人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是释源性传说,是用以解释七夕节来历的,但传说要比节日更早,此说有颠倒本末之嫌。牵牛、织女星宿的命名,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信仰、农耕生活方式和家庭性别分工的特点。早在先秦牵牛、织女已经人格化,还出现了对二人婚恋关系的描述。汉魏诗文对有牛女情人难成眷属寄予深切同情,这种同情推动了牛女七夕会情节以及七夕乞巧节俗的形成。在东南地区还形成祈求织女保佑儿童的习俗。至于当代七夕节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是中国人比照西方情人节加以建构的结果,但仍以牛女团圆情节为建构背景。夫妇共度七夕的新节俗呈现的主要是夫妻恩爱的内容,是以建立和稳固家庭为目标,所以说呈现的仍是中国式的爱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谈到,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更为脆弱,也更容易消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更为迫切。口头文学因其“无形”“口传”等特性,它保护及存续难度更大。在当下非遗保护、文化振兴的语境中,口传叙事的存续与活化成为热议话题。口传叙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流传与播布之研究外,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存在方式更引起关注。她认为,在地域文化的发展中,口传叙事往往转化为地方文化资本,并进一步向他者进行“文化展示”。口传叙事的文化展示往往与地域文化景观相互交融。景观是传说的物化显示,它依赖于传说文本,其叙事不具有独立性。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毕雪飞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在东亚交流史背景下,随着早期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往来,牵牛织女传说便传入日本。其中一则与遣唐使有关的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九州筑前大岛宗像大社中津宫内流传,呈现出历史、口头、宗教、空间、仪式、行为、身体等多种多样的叙事模式,这些模式共生共融构建当地牵牛织女传说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以及跨文化记忆。
    与会学者表示,牛郎织女传说作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在探索保护与传承模式,在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文化部非遗司按照名录类别正在制定保护与发展计划,2017年推出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9年推出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在调研、申报、入选名录后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民间文学和民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全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大学和沂源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17年举办过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学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赞赏。中国民俗学会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合作甚多,在多方面作出贡献。为进一步做好牛郎织女传说中心的工作,中国民俗学会根据分支机构规定,对中心领导成员予以调整。在中国民俗学会的分支机构中,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是走在前列的。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沂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学界各位朋友的通力合作。学会与沂源县的合作,是学术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典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