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史百科 > 成语典故 >

左思《三都赋》邺都的选择与描写—“洛阳纸贵”的历史背景(3)


    魏武帝曹操建国魏地,在邺城建都,是受自天命。在对邺都进行铺陈描绘之后,又着重歌颂了曹操的武功与文治、四夷归顺的王者气象以及嘉祥纷至、曹丕应天禅汉的情形。但也写到了魏帝曹奂禅让司马氏的魏晋禅让,并颂扬了曹魏的禅让美德。曹氏禅汉是天命所致,曹氏禅位于晋,也是“天禄有终”使然。故曹氏禅汉称王与让位称臣,深得天人之道,其至公的品德可与先代以禅让闻名天下的圣君相媲美。可以看出,对兼负禅代与禅让双重命运的曹氏,左思都以赞美之笔表述之,突破了朝代兴衰存亡的道德评判,其用意一方面是在三国鼎立中突出曹魏的正统地位,更深层次的是为晋承魏统的说法寻找理论依据。故赋最后言:“亮曰: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安得齐给守其小辩也哉!”所谓“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即是强调一统乃天下之至道。而“世不两帝”,一方面是对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正统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对西晋禅代曹魏后一统天下的歌颂,所谓“天经地纬,理有大归”,明显指向西晋的一统。
    


    可以说,《三都赋》反映了三国鼎立、南北对峙情形下的正统之争,魏、蜀、吴三国所争并非建都问题,而是正统问题,深层指向则是承继魏统的西晋王朝的正统性与政权合法性问题。此赋从都城的角度说明曹魏禅汉的正当性与合天命,唯有邺都能担当起如此重任。
    二、《三都赋》的文化地理观与邺都的选择
    “日不双丽,世不两帝”的天下一统的正统观看似是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问题,但与文化地理观有着莫大的关联。《三都赋》在表述正统观时,始终体现出文化地理观的观照,这也是《三都赋》选择邺都进行描写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的是,《三都赋》中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对西蜀与东吴的山川地势、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等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夸耀。《蜀都赋》中西蜀公子夸耀“蜀都之事”,先写蜀地东南西北的山川形势,各方物产,接着重点写成都的地势、物产、富庶与繁华,最后称扬蜀都的人杰地灵,远则有传说中的化碧苌弘、望帝杜宇,“近则江汉炳灵,世载其英”,如司马相如、严君平、王褒与扬雄,以及于蜀地称帝自王的公孙述与刘备。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西蜀公子在称述蜀地山川形势、成都富庶繁华之后言:“焉独三川,为世朝市?”刘逵注:“张仪曰: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言下之意谓蜀都亦自可与三川周室之地相媲美。黄侃《文选平点》更言:“此言正统不必在中原,自金行南宅,盖信此言为非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