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灾害史研究走向深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全球史视野下的灾害、生命与日常生活”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7:11:20 未知 张译心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译心)12月18-19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全球史视野下的灾害、生命与日常生活”学术研讨会以在线的方式在南开大学举行。 18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主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表示,灾害史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希望灾害史专业委员会通过年会的举办团结专家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推进灾害史研究走向深入,同时注重挖掘历史上的防灾、减灾经验,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表示,南开大学历史学科近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推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相继开拓环境史、日常生活史、医疗社会史、生命史学等新兴研究领域。灾害史年会的召开,将促进南开大学历史学科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认为,社会史研究对日常生活、社会秩序的考察中应该关注灾害的影响,探索灾害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对本届年会能够顺利举行表示祝贺,认为灾害史研究具有经世致用和学科交叉的特点,期待以灾害史研究推进当前高校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加深对灾害及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建国研究员在致辞中回顾了2004年以来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建议牢记问题意识,推进灾害史研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赵晓华教授向大会报告了专业委员会2021年在学术出版、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以及会员发展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与成就。 探索灾害史研究发展未来之路 本次会议设置两场主题报告,12位主讲人从社会史、环境史、全球史、人类学、地理学、灾害学等多学科多角度,探索了灾害史研究在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可能拓展与突破。高建国系统搜集和整理1950-2021年中国灾害救援牺牲人物事例。高建国表示,灾害史研究中,应该尊重救援牺牲者,分析其救援牺牲原因,总结灾害应对及灾害救援相关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刘士永教授通过厘析美国环境史发展与1960-1970年代环保主义、消费主义的关系,探究了“为什么要研究环境史”以及“以中国、东亚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研究与美国经验有何差异”等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晓葵教授基于人类学角度认为,灾害人类学与灾害史研究在“事件真实的唯一性与记忆表象的多元性”、“连续性与断裂性”等方面可以进行交叉研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利华教授认为,灾害是人类与环境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灾害史与环境史互为表里,两者均以人为本、以生命为中心,同时又合理分梳自然和人的作用,他还表示灾害改变日常生活,也塑造着日常生活。 中山大学历史系周立红教授介绍了法国灾害史研究的缘起、历程及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害的现代含义确立且被视为短时段突发事件,未受到历史学和地理学关注,及至1970-1980年代灾害史研究兴起,历史时期的灾害、灾害应对以及灾害建构等问题才得到系统深入地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及各国防疫举措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促使历史研究者重新思考全球化的意义,以及在全球视野和脉络下展开灾害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借鉴国内外全球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既有全球史视野下灾害研究的实证成果,打开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新局面,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原秘书长徐海亮根据降水数据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海河流域气象干旱灾害形势的变化。徐海亮表示,21世纪初以来海河流域气象干旱局面有所减轻,当前正处于华北旱涝格局转化的关键阶段,2021年可能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以山西灵石县静升村为中心,探讨清代中后期静升村的受灾情形,以及该村赈济形式从社义仓赈济、宗族赈济到村社赈济的演变。郝平认为,清代华北以村社为核心的民间灾赈,完全有可能孕育出持续开展大规模赈济的能力。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安德烈·扬库(Andrea Janku)教授探析明末瘟疫大流行之时,当时人们如何将瘟疫写入历史,以及江南的瘟疫灾难史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成为十七世纪全球危机的组成部分等问题。他认为,应将地方、短时段的灾变置于全球、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 探讨防灾救灾认识与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方修琦教授的报告呈现了过去2500年气候变化与欧洲历史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尤其关注气候变化所引发的移民活动。方修琦表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中西方人口迁徙及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中西方社会的不同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赵秀荣教授从“隔离为什么是40天”谈起,追溯“隔离”“隔离站”的缘起,耙梳18、19世纪英国船舶隔离法修订、确立以及废除的过程,借此考察英国传播隔离措施的演化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医学等考量。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表示,应将中国医学置于历史的视域中考察,理清中医在抗疫中的作用和表现,总结中医应对疫病的丰厚传统和经验,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其发展的可能契机,应借此从根本上推动自身理论和治疗的进步。 年会设置八场分场报告,主题分别为“疫灾及其防控”“环境与灾害”“水害与水利”“水害与城市”“灾荒中的官与民(一)”“灾荒中的官与民(二)”“灾害书写与灾害文化”“中国共产党防灾救灾认识与实践”。与会学者在承继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史料、提出新问题。报告论文所及除瘟疫、水灾、旱灾等以往关注较多的灾害种类外,还有对爆炸等灾害的研究。在空间范围上,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灾害研究,亦有对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深入探讨。在时间范围上,论文涉及先秦、明清、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灾害史研究,其中第八组分场报告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防灾救灾认识与实践经验集中研讨。 年会从第十一届开始设置青年学者论坛,以培育灾害史研究的新生力量。本次年会共设置四场青年学者研讨,主题分别为“灾害与政治”“灾害与慈善”“环境与灾害”“灾害与文化”。青年学者的论文尝试对灾疫文化、灾害体验与记忆等概念进行探讨。 会议于19日下午举行闭幕式,郝平进行了会议总结。山东师范大学王林教授代表2022年第十九届年会主办方,公布下届年会的主题为“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夏明方教授最后发言,他特别强调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始终保持批判意识,规范学术讨论,推动实现灾害史研究涅槃式发展。最后,由高建国宣布本届年会顺利闭幕。 此次会议旨在从全球视野出发,追索历史上灾害的发生机制、应对措施及个体灾害体验,探讨由灾害所引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从历史中汲取未来面对灾害的智慧。来自58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10名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暨生态史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