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简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与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15 爱思想 王巍 参加讨论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是中国历史研究、也是世界文明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彰显中华文明的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于增强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的关键问题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是中华文明是何时形成的?有多久的历史?中华五千年文明是历史真实,还是只是个传说? 二是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为何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三是中华文明从多地起源到中原王朝引领的一体化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格局? 四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为何会形成这些特点? 五是中华文明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明是否发生过联系?这些联系对文明的发展发挥了何种作用? 六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由于缺乏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文献记载,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背景、原因、机制等,还涉及环境、经济、资源、信仰等方面,需要以考古学为基础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此,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2004年正式启动。该项目作为国家“十五”到“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理念,共有20多个学科、数十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20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4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通过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确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历史这一事实,取得了显著成果。 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如果依据这样的标准,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的历史。 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可知,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这“三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图案也未被认可为文字。随着世界各地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的进展,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各地可以有符合自己古代社会发展特色的文明形成标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了文明“三要素”桎梏。研究团队根据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实际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三是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上述文明标准也适合其他原生文明。不同文明虽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各有特色,但在出现王权和国家这一制度文明方面是共同的,只是各地彰显王权的方式和国家形态各不相同。在中国,彰显方式如精美的玉礼器、青铜礼器、规模巨大的土木宫殿、模仿地上建筑的墓葬等;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则用黄金、宝石、宏伟的石砌神庙、金字塔和大型墓室来表现。 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 研究发现,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后,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制作玉器、绿松石器、精致陶器、漆器等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专业化,并为权贵阶层控制。各地区都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管理社会事务的阶层,社会出现严重的贫富贵贱分化,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出现了掌握军事与宗教权力的王,以及由王控制、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进行管理的政体——早期国家。都邑内有王居住的宫殿等高级建筑、埋葬王和权贵阶层的高等级墓葬,彰显权贵阶层身份的礼器和礼制。同时还出现了奴役现象,一部分人为贵族殉葬或被用于宫殿奠基。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四大中心性遗址之一。在这里发现了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630万平方米的外城(分别相当于4个和8个北京故宫的面积),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邑。此外,在古城以北还发现了为防止洪水而修建的长10余公里的高坝和低坝,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调节系统。修建古城和巨型水坝,假设动员1万人也需要数十年,这反映出良渚王权组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能力。这些发现表明,良渚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王权和国家,进入文明社会。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理由就是,它展示了一个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存在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形态。这标志着我们提出的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及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 距今约4300—4100年,相当于古史传说的尧舜禹为联盟首领的时期。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基础上,其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王朝建立后,形成了择中建都、择中立宫、中轴线理念、青铜礼器和玉礼器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对包括三星堆在内的周围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辐射,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气象”。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各地的史前文化都作出了贡献,揭示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互鉴促进中华文明形成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长盛不衰,与各区域文明之间、与外部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密不可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DNA检测等技术得知,距今5000-4500年,原产于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大约在4300年前被中原地区吸收,成为中原文明的组成部分。西亚冶金术与中原地区的1000度高温冶炼的技术结合后,出现了陶范铸造法,最终发展为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青铜容器铸造技术。 在吸收的同时,中华文明的发明创造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北方史前先民们发明的粟作农耕技术,在距今6500年后陆续向南传播,经中国福建、台湾传播到东南亚。水稻种植技术在稍晚的时候,同样经由闽浙两省向东传至台湾省,进而广泛传至太平洋的西南地区。随着农业的传播,东南亚与海岛地区的人口增长,客观上带来了南岛语族人向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农耕技术与丝织品生产技术,也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又从欧亚草原传播至西亚和欧洲。 除农作物物种和栽培技术外,夏商周文明的青铜容器铸造技术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催生了东北亚地区的青铜时代。反映中华文明礼制的牙璋、玉璧等,在夏商时期经西南的三星堆-金沙和华南地区流传到东南亚。 拓展探源工程的时空范围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为中华民族寻根溯源的重大研究项目。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下大力气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的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在时间维度上,向前再探3000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即距今约8000年左右,中国农业的初步发展、精神文化和社会变化等。在空间维度上,打算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的遗址都纳入探源工程中,研究这些区域融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原因、背景和过程,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并对下一步探源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更加努力地开展研究,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绚丽风采,更加深刻、准确地阐释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特点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增强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6月21日 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