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史学传统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4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者 张清俐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据您了解,中国史学在历史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厉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入世哲学”,提出学术与经国济民相结合的经世思想,倡导“以天下为己任”的学者情怀,通过阐明历史与经验昭示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统治者如何治国安邦。在先秦以来经世思想的传统下,南宋时浙东学派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治经史以致用。至明清之际,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形成了“经世致用”学派,明确提出“务当世之务”,主张学术研究应以治理世事、经国济民为目的;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近代以来,“经世致用”的精神与责任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渐成为主流意识。面对列强环逼的外患与封建王朝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在内的有识之士,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立足现实政治,运用学术知识、历史经验来研究、思辨和回应当代的问题,提出变革强国的战略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有为。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强国方略;龚自珍关注着列强觊觎中国边疆的野心,洞悉先机,在19世纪20年代的《西域置行省议》中,提出了“新疆建省”的周密方案;康有为则倡导变革改制,发动维新变法。中国边疆研究正是在近代“经世致用”的潮流中显露出了自身的学术头角。 进入民国,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面对日寇大举侵华,中国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自30年初起,中国边疆研究再次进入高潮。1939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我们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而且久已有了这个中华民族;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的学术论断,舞动起举国一致抗战、全民团结救亡的的大旗。充分展示了“经世致用”、历史研究与现实结合、历史研究服务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我国的学术传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