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应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45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杨共乐 参加讨论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在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的展览时,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 其一,当听到有关人员对中学课程标准的说明时,他说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其二,当习总书记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瞿林东教授主编的5卷本《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时,他拿起其中的一本看了许久,并指出,这部书很好。在后来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从历史的角度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不侵略、不扩张、内敛、包容。 把习总书记的两段讲话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下进行考察,就会发现,这两段话间内含严密的逻辑关系,都在阐述同一个道理,即民族的复兴不能抛弃中国自身的文化与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如果把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都去掉了,那么实际上也就“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毁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这不是个小问题,而是个重要原则问题,因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的“两个一百年”,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左右,还有30多年,要靠“80后”、“90后”、“00后”,要靠他们。如果这些主力军都不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都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敬意,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一句空话。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历史中蕴含着普遍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重视历史对现实的作用。他一再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又特别指出,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更深刻一些”。这更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第一,历史视角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对于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解决现实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应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资源,自觉总结历史的经验,并主动地把从历史中揭示出来的经验和知识向民众与世界讲清楚,让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宣传部门的任务,也是历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用事件建筑纪念抗战史
- 下一篇:东亚人:本土起源,还是出自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