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晏子春秋》编者的千古聚讼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5:11:2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南凯仁 参加讨论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述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和轶事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后期,西汉刘向曾予以整理。自古以来,学界关于该书编者为谁的认识聚讼纷纭,迄今未息。 《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北宋末年郑樵《通志》、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认为,《晏子春秋》系晏婴自著。唐代柳宗元《河东集·辨晏子春秋》率先提出质疑,“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盖非齐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南宋项安世、王应麟及明代宋濂、焦竑、胡应麟等人均赞同柳宗元之说,梁启超也认为“盖近是”。北宋官修《崇文总目》云:“此书盖后人采婴行事为之,以为婴撰,非也。”南宋初期官修《中兴馆阁书目》也持此说。清代孙星衍《问字堂集·晏子春秋序》认为该书系晏婴宾客所作,“婴死,其宾客哀之,集其行事而书”。 清代吴德旋《初月楼文钞》则认为今本《晏子春秋》系六朝人所作伪书,“吾疑是书盖晚出,非太史公、刘向所见本……而六朝人好作伪者依仿为之耳”。管同《因寄轩文初集》也持此说:“汉人所言《晏子春秋》不传久矣,世所有者,后人伪为者耳……其诸六朝后人为之者欤?”然而,1972年山东省临沂县(今临沂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晏子》残卷、1973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八角廊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1977年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汉墓均出土相关材料,此说遂不攻自破。 吴则虞《试论〈晏子春秋〉》(《光明日报》1961年6月9日,第4版)、《晏子春秋集释·序》(中华书局1962年)认为,其成书年代“大约应当在秦政统一六国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为了表达政见,发抒胸中的苦闷,有人就写起书来了”,“他们所捧的角色”就是“与他们身份相似的入幕之宾”晏婴。“《晏子春秋》的编写者,很可能是六国灭后流寓于秦国的齐国人”,“很有可能是淳于越之类的齐人在秦国编写的”。高亨《〈晏子春秋〉的创作时代》(《文学遗产增刊》第8辑,1961年11月)肯定该书“作于战国时代”,“作者当是齐国人,或久住齐国的人,或者与稷下大夫有关”。董治安《说〈晏子春秋〉》(《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也认为该书“是一部独立的、先秦时代的著作”。他在《与吴则虞先生谈〈晏子春秋〉的时代》(《文史哲》1962年第2期)一文认为,吴则虞的看法是“根据不足的”。胡家聪《稷下学宫史钩沉》(《文史哲》1981年4 期)认为《晏子春秋》“有可能经稷下先生整理编成而流传下来”。谭家健《〈晏子春秋〉简论——兼评〈晏子春秋集释·前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基本同意董治安看法,认为“在《晏子春秋》作者无法确指的情况下,似乎应署‘战国无名氏撰,西汉刘向编录’为宜”。 吕斌《淳于髡著〈晏子春秋〉考》(《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认为,该书系战国中期稷下学者淳于髡所作。赵逵夫《〈晏子春秋〉为齐人淳于髡编成考》(《光明日报》2005年1月28日,第6版)也持此说,“《晏子春秋》一书是战国中期齐人淳于髡在齐威王、宣王朝搜集晏婴的佚著、言辞、事迹及传说故事编成……题作‘淳于髡编’,应无问题。”王绪霞《〈晏子春秋〉成书考论》(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也认为“至于编者,还无法确定,但稷下学者淳于髡比较有可能”,“第一个编者大约是战国中期齐国人,具体编者尚不能定论,不过有可能是稷下大夫淳于髡”。 孙以楷《稷下学宫考述》(《文史》第23辑,中华书局1984年)则认为柳宗元看法是可信的,“我认为《晏子春秋》是稷下墨者所编写……《晏子春秋》不仅非齐人不能为,而且非稷下学者不能为”。不过,其《刘安与〈庄子〉》(《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则认为成书时代及编者“尚无定论”。王志民《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进一步认为,《晏子春秋》可能是属于墨家支流的稷下先生宋鐦、尹文之徒所作。 袁青《〈晏子春秋〉》研究综述——兼论〈晏子春秋〉今后的研究出路》(《管子学刊》2013年第3期)认为“《晏子春秋》当与稷下学者有关,至于是否就是淳于髡所编著,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觉得还是不要轻易下结论为好”。其《〈晏子春秋〉是稷下学者所作吗?——兼与赵逵夫等先生商榷》(《学术界》2015年第8期)认为,稷下学者所作一说“其实并没有得到论据的支持”。从大量贬斥田氏政权的言论来看,该书“当成于反对田氏政权的齐学者之手”,但曾对淳于髡为代表的稷下学者产生很大影响。 (南凯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探索域外汉籍研究新路径
- 下一篇:争鸣 互补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