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隋炀帝与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防治(2)


    第一,开凿大运河极大地提高了排洪抗旱能力,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防灾减灾工程。大运河开通之前,黄河河床自三门峡以东,因泥沙淤积,河床平行或高出地面,完全依靠两岸筑堤堵防,故经常泛滥成灾。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隋文帝开挖广通渠的基础上,隋炀帝大规模开凿运河,使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渠渠相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南到北构成了南北水道运输网络和水利灌溉体系。因运河横接各大江河中下游,如遇洪水暴涨,运河水位增高,则能南北排洪;若遇天旱,运河两岸便可引水灌溉田亩,使两岸千万顷田亩免受旱情。特别是通济渠的开凿,不仅把黄河、淮河的航道连为一体,而且使中国东部的黄淮平原构成了一个便利的水利灌溉网。运河开通之后,东部各地农民返家垦荒复耕,引水灌溉,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因此,尽管大运河“对沿运地区环境有不良作用”(邹逸麟:《从生态文明角度看大运河的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4日),但总体上仍极大地提高整个国家的防灾减灾能力,成为“为后世开万世之利”的工程。
    第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客观上为灾后救援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提高灾后救援能力的重要前提。大运河开通形成了贯通全国各大水系,连接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与河北五省的水上交通网络。在开凿大运河的同时,隋炀帝也非常重视陆路交通的修建。与大运河配套的水运码头,实际上也是四通八达的陆路驿站。大运河两岸长达6000多公里的“双轨”御道,也发挥着陆路交通的作用。包括御道、驰道和直道等陆路工程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时称“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全隋诗》卷1)。隋炀帝时水陆交通体系“以长安、洛阳、太原这个三角区为中心,形成一个田字形的水陆交通网,再通过江河道路向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延伸,联系各地”(胡戟:《隋炀帝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显然,隋朝全国性水路交通网络的形成,客观上为灾后救援和赈济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
    第三,通过广设仓窑储存粮食以“备岁不足”,提高了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能力。我国自古就有重视仓储的传统。《礼记》指出,“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隋朝正式创建了义仓。开皇三年(583年),朝廷令各州军民共建义仓。收获之日,按贫富量力交纳粟麦,在最基层的社会仓窖存贮,灾时发此充赈。义仓是一种民间备荒自救性质的仓储组织,能够起到蓄积先备,“虽水旱为灾,而人无菜色”的作用。除了鼓励民间储备粮食,隋朝还设立了大量官仓。隋炀帝建东都洛阳时,在宫城东建了嘉仓城;在宫城内右掖门“街西有子罗仓,仓有盐二十万石;仓西有粳米六十余窑,窑别受八千石”(杜宝:《大业杂记》)。后来又“置洛口仓于巩东南原上,筑仓城周回二十里,穿三千窑,窑容八千石以还”,“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窑”(《资治通鉴》卷180《隋纪·炀皇帝》)。“隋氏西京太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亦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郡”,乃至“资储遍天下”。以至于王夫之在论及隋炀帝时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读通鉴论·炀帝》)。如此丰富的粮食储备,显然为隋朝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责任编辑:admin)